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
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巫山居住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表明诗人年迈多病,被迫留滞于楚地的客舍之中。这两句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绪。
接着"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则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描写。"药"通常指医治疾病的草药,这里暗示诗人因病所困,仍需依赖药物来维持生活。而"花发去年丛"则表明时光易逝,去年的花已经凋零,新的花朵又在丛中绽放。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健康的渴望。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艰苦生活和自然环境。夜晚时分,被雨水打湿的脚步显得孤独而沉重;而春天里,却要逆着狂风去追寻生的希望。这两句强化了诗人处境的艰难与对未来的不懈追求。
最后"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书写文字的执着。即便是手指无法协调地动作(合分),仍旧努力用两支笔来书写,哪怕只是一篇轻巧如蓬草般的小文。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展现出诗人在逆境中的挣扎与不屈的精神。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
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
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