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和凝云春思,翻教阿母疑余似破瓜年,亦何须疑,直当信耳,作问疑词戏示琼草

芳草青归,梨花白润,春风又入昭阳鬓。

绣窗日静绮罗闲,金镏二八人如蕣。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青鸾玉线裙榴衬。

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女子的美丽与情感。开篇“芳草青归,梨花白润”,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起兴,象征着女子的青春与纯洁。接着“春风又入昭阳鬓”一句,巧妙地将女子比作昭阳殿中的宫女,春风轻拂,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也暗喻了女子青春的流逝。

“绣窗日静绮罗闲,金镏二八人如蕣。”描述女子在宁静的绣房中,穿着华丽的衣裳,如同初绽的蕣花一般娇艳动人。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美貌与气质。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青鸾玉线裙榴衬。”进一步描绘女子的装扮,碧色的字迹点缀在眉间,红润的脸颊映衬出羞涩的神情,青鸾图案的裙子与榴花相衬,整体形象既古典又不失活泼。

最后,“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回应了“阿母”的疑惑,暗示女子的年龄并不影响她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女子青春与美的肯定和赞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自信,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与热爱,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春草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

雪乱杨花,豆圆梅子,帘前渐觉消春意。

东风特为送春来,又教春去愁难避。

迟日窥帘,晴花落地,游丝拂逼行人袂。

平桥■绿自流红,莺声欲向斜阳醉。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寒食悼女

梅萼惊风,梨花谢雨,疏香点点犹如故。

莺啼燕语一番新,无言桃李朝还暮。

春色三分,二分已过,算来总是愁难数。

回肠催尽泪空流,芳魂渺渺知何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临江仙.对雪忆君晦寄六妹

窗外萧萧疏竹响,一帘柳絮轻飘。

暮寒庭院逼琼瑶。谢家芳玉树,相对在梅梢。

团扇空思歌白紸,湘天雁语无聊。

自怜杯酒独寒宵。故乡今夜月,剡曲泛舟还。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