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孟月摄提贞,乘时我后征。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日御驰中道,风师卷太清。

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

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

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

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

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初春时节北斗星正悬于天顶,顺应天时我们君王开始远征。
清晨整肃军队曲折前行,傍晚告诫全军继续启程。
太阳神驾车疾驰在中央大道,风神挥舞长袖扫荡天空。
刀枪如林耸立在地平线上,战旗如练在雪地中熠熠生辉。
万物生灵期待君王的喜悦,高山深谷皆以圣明之心侍奉。
陪游的七位贤臣位列其中,众神翘首期盼君王驾临。
祥瑞之气如同烟雾般欢喜,恩泽如阳光使草木繁盛。
在之罘山呼万岁之声曾响彻云霄,如今此地也同声共祝君王万寿无疆。

注释

孟月:农历的第一个月,即初春。
摄提贞:指北斗七星中的斗柄正指天空,象征春季来临。
乘时:顺应、利用时机。
我后:指君王。
征:远征、出征。
晨严:清晨严肃整饬。
九折:曲折的道路,此处形容道路崎岖。
度:度过、通过。
暮戒:傍晚告诫。
六军:古代指天子所统率的六支军队,泛指全军。
日御:太阳神,这里指太阳。
驰中道:疾驰在中央大道上。
风师:风神。
卷太清:挥舞长袖扫荡天空,形容风力强劲。
戈鋋:泛指各种兵器,如戈、矛等。
林表出:如林般耸立在地平线上。
组练:古代军队编制单位,这里比喻战旗排列密集如织锦。
雪间明:在雪地中显得格外明亮。
动植:指动物和植物,泛指万物生灵。
希皇豫:期待、盼望君王的喜悦。
高深:指高山与深谷。
奉睿情:以圣明之心侍奉,意指对君王忠诚敬仰。
陪游:陪同出游。
七圣列:七位贤臣位列其中,可能指历史上的七位圣贤或陪驾的重臣。
望幸:翘首期盼君王的驾临。
百神迎:众多神灵迎接。
气色烟犹喜:祥瑞之气如同烟雾般弥漫,呈现出欢喜的景象。
恩光草尚荣:君王的恩泽如同阳光普照,使得草木依然繁茂。
之罘:古地名,在今山东烟台市附近。
称万岁:山呼万岁,古代臣民对君主的最高敬意。
今此复同声:如今此地的人们也一同发出同样的欢呼,祝福君王万寿无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张九龄以其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在唐朝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体现了他对皇帝的忠诚与敬仰。

“孟月摄提贞,乘时我后征。”开篇两句,就设定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里的“孟月”指的是农历初一,意味着新的开始;“摄提贞”则是对皇帝行事之前所需的谨慎与端正之态度的描写。下句“我后征”表达了诗人跟随皇上的决心。

接着,“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这里的“晨严九折度”形象地描述了清晨时分的紧张准备,而“暮戒六军行”则是对傍晚时分出发前所进行的警示与调兵,这两句反映了皇帝行军的紧迫和庄重。

“日御驰中道,风师卷太清。”这一段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皇帝在阳光的照耀下驾车前进,而“风师”则是古代指引方向的官员,这里形容其如同风一般地引领着队伍向前的场景。

“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此处描写了军队行进中的壮观与严整,“戈鋋”是古代兵器的排列,而“组练”则形容军队如同织锦一般的整齐,这两句突出了皇帝统领下的军队威武和有序。

“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皇上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皇上福寿绵长的美好愿望。

“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这两句描写了皇帝登山时,众神相伴,百官恭候的情景,体现出诗人对皇权的尊崇与赞誉。

“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此处表达了一种祥瑞之气和自然界对皇上的祝福。这里“气色”指的是皇帝所展现出的祥瑞气象,“恩光”则是皇上恩泽的光辉。

最后,“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皇上的无限颂扬和祝愿他享寿万年,并且与众人一同发出赞美的声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对皇权的一种歌颂,展现了一幅皇帝威严而又仁慈、军队整齐而又英勇的壮丽画卷。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剪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

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

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

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配天昭圣业,率土庆辉光。

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流恩均庶品,纵观聚康庄。

妙舞来平乐,新声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节凤归昌。

幸奏承云乐,同晞湛露阳。

气和皆有感,泽厚自无疆。

饱德君臣醉,连歌奉柏梁。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

吾君忆履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