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巴陵三载掾,太半并棠阴。
仆守濂溪训,公推靖献心。
迨更深夜箦,茹纳惜时金。
引领西山路,天风泪满襟。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怀旧之情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深切思念。开篇“巴陵三载掾,太半并棠阴”一句,即点明了诗人的官职和居住环境,同时也为全诗的情感基调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接着,“仆守濂溪训,公推靖献心”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或同僚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濂溪”与“靖献”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但在此处被用来强化诗人的怀旧感。
紧接着,“迨更深夜箦,茹纳惜时金”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与无奈。深夜之中,箦(一种古代坐具)旁边可能摆放着某种物品,而“茹纳”则是指收藏起来以示珍贵,这里的“时金”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可以解读为对时间不再的感慨。
最后,“引领西山路,天风泪满襟”两句,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安慰,以此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里的“西山路”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天风”则象征着自由和无拘,这里的泪水,正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生活细节的回忆,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逝去岁月无法挽回的无奈与哀伤。
不详
今代平塘老,前身靖节翁。
直心行杲日,清德照寒空。
乐道箪瓢外,归真躯壳中。
政应高扁墓,百世使闻风。
破裘芒履晚山前,手抱乌桐白玉弦。
闻道知音在高处,一声弹入紫微天。
记得萧郎登第时,谓言即日凤皇池。
而今老等閒官职,日欠人钱夜欠诗。
更有佳人在空谷,能唱春风天上曲。
何时得上金玉堂,一声飞度龙吟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