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南游不回因而有寄

相思春树绿,千里亦依依。

鄠杜月频满,潇湘人未归。

桂花风半落,烟草蝶双飞。

一别无消息,水南车迹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思念如春日绿树般繁茂,即使相隔千里也情意绵绵。
鄠县与杜陵的月常圆,而潇水湘江边的人却迟迟未归。
风中桂花片片飘落,烟雾笼罩的草地蝴蝶成双飞翔。
自从一别后便没有了音讯,水南边行车的痕迹也日渐稀少。

注释

相思:彼此思念的情感。
春树绿:春天树木变绿,此处比喻思念之情的生机勃勃。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依依:形容留恋不舍的样子。
鄠杜:鄠县和杜陵,均为古地名,代指诗人的故乡或亲人所在之地。
月频满:月亮常常圆满,比喻时间的流逝。
潇湘:潇水和湘江,代指远方或诗人思念的地方。
人未归:心爱的人还没有回来。
桂花风半落:桂花在风中落下一半,暗示季节变换,时间推移。
烟草:烟雾笼罩的草丛,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蝶双飞:两只蝴蝶一起飞舞,象征着伴侣或和谐的景象。
一别:一次离别。
无消息:没有对方的任何信息。
水南:河流南岸,代指一个具体的地点或是分隔两地的象征。
车迹稀:车辆过往的痕迹很少,表示人迹罕至,也隐含久无来信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相思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怀念。开篇"相思春树绿,千里亦依依"两句,通过春天树木的繁绿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牵挂之情,即使相隔千里,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接着"鄠杜月频满,潇湘人未归"两句,则透露出时光的流逝和朋友未归的孤独感受。这里的"鄠杜"指的是古代的地名,而"潇湘"则是湖南一带的水名,常与诗人杜甫联袂,代表着遥远的地方;"月频满"形容时间的推移和等待的心情,而"人未归"则是对朋友长久不归的叙述。

"桂花风半落,烟草蝶双飞"两句,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桂花的香气在秋风中飘散,烟霭和野草随蝴蝠舞动,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愈加凄清。

最后"一别无消息,水南车迹稀"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长时间音讯全无的忧虑和思念。"一别"意味着自从分别之后,"无消息"则是对朋友信息闭塞的描述;"水南"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而"车迹稀"则形容道路上的行人稀少,增添了一份寂寞和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树、月光、桂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其长时间不归的担忧和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长信宫二首(其一)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

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坐听南宫乐,凉风摇翠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长信宫二首(其二)

一失辇前恩,绮罗生暗尘。

惟应深夜月,独伴向隅人。

长信翠蛾老,昭阳红粉新。

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东门路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

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早春山行

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

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

十载过如梦,素心应已违。

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