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二首(其二)

一失辇前恩,绮罗生暗尘。

惟应深夜月,独伴向隅人。

长信翠蛾老,昭阳红粉新。

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旦失去皇帝的宠爱,华美的衣裳也暗自蒙尘。
只有深夜的明月,独自陪伴着角落里的人。
长信宫中的美人已渐渐老去,昭阳殿上又有了新的红颜。
帝王的心如同秋天的节令般易变,不让任何草木常青永年。

注释

一失:一旦失去。
辇前恩:皇帝的宠爱,这里指宫廷中的恩宠。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代指华贵的衣服。
暗尘:积满灰尘,形容被遗忘、冷落。
惟应:只有。
深夜月:深夜的月亮,象征孤独与清冷。
独伴:独自陪伴。
向隅人:角落里的人,比喻失宠、孤独的人。
长信:长信宫,汉代宫殿名,常用来借指失宠的后宫。
翠蛾:指美女,古代常用翠眉形容女子之美。
老:年老,也指容颜衰退,失去青春。
昭阳:昭阳宫,汉代宫殿名,常用来指得宠的后宫。
红粉: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君心:帝王的心,指君主的情感或喜好。
似秋节:像秋天的季节,暗示多变和冷漠。
不使:不让。
草长春:草木常青,比喻长久的恩宠或生命力。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怀念之情的诗,描绘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愁。诗人以长信宫为背景,将个人感情寄托于月亮、夜晚与古老的宫墙之间,展现了一种孤独与哀婉的情怀。

“一失辇前恩”开篇即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与惆怅。"绮罗生暗尘"则是对那逝去岁月的物证和记忆的描摹,绮罗(精致的丝织品)因年久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象征着往昔情深如今已成陈迹。

“惟应深夜月”转折处,诗人转向自然景物寻求共鸣,深夜中的明月似乎是唯一能理解他心境的伴侣。"独伴向隅人"则强调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中所感受到的极度孤独,那个“隅人”可能是他自己,也可能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份寂寞。

接下来的“长信翠蛾老,昭阳红粉新”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无法复返的主题。"长信翠蛾老"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宫殿中那些曾经辉煌如今已渐渐老去的装饰,而“昭阳红粉新”则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可能是某个女性形象的描绘,这里的“新”字与前面的“老”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严肃与深沉。"君心似秋节"将诗人的心境比喻为秋天,那是一年四季中最为收敛和冷清的时节,象征着一种不再轻易生长、对未来失去期待的情感状态。而“不使草长春”则是这种情感的具体体现,即便是在充满生机的春天,也无法让诗人心中的那份草木(比喻希望与梦想)重新萌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信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深沉哀愁,以及面对无法挽回的往昔所表现出的孤独与苍凉。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东门路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

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早春山行

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

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

十载过如梦,素心应已违。

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江楼春望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

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

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归

不系与舟闲,悠悠吴楚间。

羞将新白发,却到旧青山。

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

长安家尚在,秋至又西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