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出自元代道士李道纯之手,名为《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四)损之又损》。诗中以“艮兑交重山泽损”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八卦中的艮兑两卦,象征着自然界的山与水,以此引出“戒人惩忿绝嗔痴”的主题,告诫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愤怒和嗔恨之心。
接着,“损之又损无惩窒”一句,进一步阐述了“损”的概念,即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减损,达到心灵的净化,消除内心的障碍。最后,“绝学无为入圣基”则点明了修行的最终目标——通过摒弃学识的束缚,回归自然无为的状态,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
整首诗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不断减损、去除杂念,达到内心平和与智慧提升的过程。语言简洁而深邃,富有哲理,体现了道家哲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