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敬王子猷,傲俗独爱竹。

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

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

彼哉绝彝伦,乃戒桑下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我尊敬王子猷,他超凡脱俗只爱竹。
他的行为举止都与竹子相伴,情感深厚如同骨肉。
他像云龙寻找朋友,无论高低都紧随不舍。
他的品行超越常人,连在桑树下住宿都视为警戒。

注释

王子猷:指王子猷,晋代名士,以高洁著称。
傲俗:超脱世俗,不随流俗。
竹:象征高洁品格和坚韧节操。
行止:行为举止。
骨肉: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云龙: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彝伦:常规,常理。
桑下宿:寓言中的典故,表示不愿降格与低劣之人交往。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竹》,作者是宋代的陈元晋。诗中表达了对王子猷的敬仰,赞扬他超凡脱俗,特别钟爱竹子,无论行动还是情感都与竹为伴,如同骨肉亲情般深厚。诗人以云龙比喻王子猷的高洁品格,他的交友之道追求志同道合,无论高低都愿相随。最后两句"彼哉绝彝伦,乃戒桑下宿",进一步强调王子猷的独特人格,他超越了一般人伦交往的束缚,连在桑树下住宿这样的小事也有所警惕,体现了其高尚的节操。整首诗通过竹和王子猷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高雅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114)

陈元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南安道中(其一)

暑涂明发正愁予,伫立风檐气不苏。

拟戴星行方叱驭,谁驱雨至忽随车。

岂怜行道暍欲死,直恐良苗涸且枯。

早觉南来盐米贱,趁墟归去总欢呼。

形式: 七言律诗

判府大帅督参宝谟户部先生持漕节来长沙继升帅守追惟平庵先生分教是邦越四十有九年而多士尊仰说服如一日乃市地立祠以慰士心祠成门下士陈某拜手稽首而诗之曰

佩璐骑麟返帝旁,屐痕所在尚芬芳。

泉行地脉家家井,月到天心处处光。

模范百年垂藻泮,蒸尝千古奉桐乡。

教忠况有无穷泽,衮衮湘流一派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别玉笥何鍊师(其二)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形式: 古风

别玉笥何鍊师(其一)

轩轩黄冠师,胄出水曹后。

流风尚诗癖,圣处坐参透。

褰裳红尘外,心赏山水秀。

浑融入芒端,字字遗氛垢。

云雾巧裁缝,冰雪工刻镂。

编成着山岩,光怪射牛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