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

花县当君行乐夜,松房是我坐禅时。

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

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雁门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正月十五日夜于东林寺学禅时的心境。诗中融入了对友人的怀念和禅修的宁静。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

这里设置了时间与环境,新的一年刚过了三五之期,即十五日夜晚,诗人身处东林寺。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星空辽阔,钟声悠扬,与梵音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花县当君行乐夜,松房是我坐禅时。"

诗人提到花县,可能是指友人蓝田杨主簿所在之地,表达了对朋友愉快生活的祝愿。而自己则在松林中的房舍里静坐禅修,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示了个人的清修志趣。

"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

当夜色渐深,明月高挂之时,诗人不禁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中,那份思念宛如满月一样圆满而深切。同时,他感慨于春天的到来往往是无心之转,人们常常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雁门师。"

在禅定的状态下,诗人的心中涌现出对佛法的微妙领悟。他计划着在明日再次向雁门师询问禅理,这表明了他对禅学的执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东林寺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反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宁静的境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

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

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

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

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白发

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

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

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

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白发

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

歌吟终日如狂叟,衰疾多时似瘦仙。

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光朝念蕊珠篇。

其馀便被春收拾,不作闲游即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