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其二)

银屏谁记豆,江南曲、字字是相思。

镇艳宵三五,璇宫桂约,华年二八,镜槛苕姿。

殢人处、倚风吹凤,竹就月写乌丝。

忍俊不禁,口脂偷度,讳愁无奈,眉黛先低。

缃桃花边立,娇鬟亸,曾与密订芳期。

算只红鹦眼见,绛蜡心知。

怕误他万一,夜寒犹等,留侬再四,春晚才归。

肯负郁金堂上,海燕双栖。

形式:

鉴赏

这首《风流子·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江南闺阁的画面。开篇“银屏谁记豆,江南曲、字字是相思”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通过银屏上的江南曲调传递出无尽的相思之情。

接下来,“镇艳宵三五,璇宫桂约,华年二八,镜槛苕姿”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青春,暗示着她曾在月圆之夜与恋人有过约定。词中的“殢人处、倚风吹凤,竹就月写乌丝”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在月光下书写信笺的情景,透露出她的痴情和敏感。

“忍俊不禁,口脂偷度,讳愁无奈,眉黛先低”则刻画了女子在情感压抑下的微妙表情,口脂的偷渡和愁绪的掩饰都显得那么真实动人。接下来,“缃桃花边立,娇鬟亸”描绘了女子在桃花树下的娇态,与密友共订了美好的未来。

然而,“算只红鹦眼见,绛蜡心知”又暗示了这段感情可能只有红鹦鹉和蜡烛能见证,增加了几分孤独感。结尾“怕误他万一,夜寒犹等,留侬再四,春晚才归”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担忧和期待,宁愿等待他归来,也不愿辜负彼此的感情。

最后,“肯负郁金堂上,海燕双栖”以海燕比作恩爱的伴侣,表达了女子对长久相伴的渴望,希望与恋人共享幸福生活。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碧牡丹

绣罢双鸾字。筝院靓,帘垂地。

倚镜妆慵,传出脸情眉意。多事啼鹃,又唤春愁起。

对离觞,总无味。画堂里,红烛销成泪。

惊心绿杨嘶骑。月冷秦楼,箫声如诉憔悴。

谁向屏风,写别程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形式:

玲珑四犯.梅溪体

镜里眉山,问收入江南,愁影多少。

绀唾痕乾,满地嫩苔都老。

一寸离恨天中,又度了、几番昏晓。

甚紫房、深锁春魄,尘满定情词稿。

蘼芜绿到销魂处,曾印凤鞋春小。

旧恩新怨浑难诉,更被银鹦恼。

还怕怯胆少眠,禁不得、夜寒花悄。

算此情除却,西楼凉月,没人知道。

形式:

洞仙歌.再用梅溪韵三首(其一)

断肠词句,让银鹦偷读。一桁斜阳水边屋。

把镜中,春影弦上秋心,都付与、小字回文诗幅。

紫房春梦醒,脆管清筝,谱出江南懊侬曲。

庭院悄无人,惊蝶翩翩,又飞上、搔头红玉。

但记取仙城路休迷,怕前度桃花,妒侬香福。

形式:

洞仙歌(其二)

虾须半卷,是月圆时候。六角屏山嫩凉逗。

正心经诵罢,眉史修成,漫惹起、竹里春愁盈袖。

画阑袖手处,私语多时,酒畔回眸更消受。

买得七香丝,除却平原,算只有、婵娟堪绣。

到烟雨迷离送归帆,怕指点红楼,一灯如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