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再和韵上石塘吴(其三)》。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坚守,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智慧的传承之情。
“人心六籍未尝焚”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典籍,尤其是儒家经典《六经》的重视和保护,这些经典在人们的心中未曾被遗忘或破坏。"千古师存道亦存"则进一步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有师承之人存在,传统文化的精髓——道——也将得以保存。
接下来的两句“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与历史印记的场景。诗中提及的“汶阳官路口”,可以想象为古代的一处重要交通要道或官府所在地。而“几年鞍马上君门”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或是自己曾经骑乘马匹,穿梭于权力中心——君门附近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古籍和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及个人历史记忆与现实环境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不详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不能随调转商宫,独抱瑶琴过鲁东。
霜满乌庭无过雀,非君谁与借东风。
发燥闻君响泮宫,玉溪旴水限西东。
惜哉宴罢瑶池晚,乃在崇台拜下风。
破笈兵韬久已焚,床头仅有易书存。
一观周礼归来后,依旧白云深闭门。
岭入青天不可梯,六飞到此尽遭迟。
异哉犹有秦皇马,回向庭前化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