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员外赴淄青使幕

远水流春色,回风送落晖。

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

山驿尝官酒,关城度客衣。

从来赤管笔,提向幕中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远方的江水带着春天的色彩流淌,微风吹过,送来了落日的余晖。
人们快步走向那两节相连的节日庆典,马匹载着各种鲜花归来。
在山间的驿站常常品尝官员的酒,过关城时只为旅人换洗衣服。
自古以来,红色的毛笔很少被用来书写,多是在幕布后提笔策划

注释

流:流淌。
落晖:落日余晖。
双节:指节日庆典。
官酒:官员所享用或提供的酒。
赤管笔:古代的一种红色毛笔。
幕中:幕后的指挥或策划位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首句“远水流春色”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远处的河流似乎也被春天的气息所浸润,流淌着生机与活力。紧接着“回风送落晖”,则是更进一步描绘了春日暖阳与和煦微风相互辉映的情景。

“人趋双节近”表明时间在悄然流逝,人们的脚步也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接近某个节点,可能暗示送别之人即将到来的离别时刻。紧接着“马递百花归”,则是通过对归来马队所经过花海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的回归。

“山驿尝官酒”和“关城度客衣”两句,则将送别的情境转移到了特定的地点——官方驿站和边关城堡,通过官府提供的酒食以及为远行者准备的衣物,表现出一种对旅人的照顾和期待。

最后,“从来赤管笔,提向幕中稀”则是诗人自身的情感流露,他手持着象征文采的笔,在帐幕之中思考着往事与离别,文字间透露出一丝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精细描绘,以及对特定时刻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氛围。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崔过归淄青幕府

平陵车马客,海上见旌旗。

旧驿千山下,残花一路时。

春衣过水冷,暮雨出关迟。

莫道青州客,迢迢在梦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康洗马归滑州

腰佩雕弓汉射声,东归衔命见双旌。

青丝玉勒康侯马,孟水金堤滑伯城。

腊雪夜看宜纵饮,寒芜昼猎不妨行。

怀君又隔千山远,别后春风百草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深州吴司马归使幕

东门送远客,车马正纷纷。

旧识张京兆,新随刘领军。

行骢看暮雨,归雁踏青云。

一去丛台北,佳声几日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营城李少府

怀录兼就养,更怀趋府心。

晴山东里近,春水北门深。

新绶映芳草,旧家依远林。

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