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复斋为西昌罗建中赋

天地开元冬,繁霜瘁林木。

初阳应律回,万物自生毓。

有客豫章来,曰贞字诚复。

学易究精微,潜心穷化育。

仰止无极翁,永怀继芳躅。

所以太极图,通书常在目。

非诚曷流行,非复曷归宿。

贞也学有源,家住澄江曲。

斋以诚复名,閒居慎其独。

中藏造化机,外转洪钧轴。

窗云隐孤光,帘雾霏清馥。

藏修息且游,斯人美如玉。

十载一相逢,文彩光可掬。

手持明月珠,访我青原麓。

索赋诚复诗,时时急相促。

贞下复起元,顾名常自勖。

郁郁南涧松,猗猗北窗竹。

相期保岁寒,梅花照书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所作的《诚复斋为西昌罗建中赋》描绘了一位名为“贞”的学者,居住在澄江之曲,斋名为“诚复”,体现了其对真诚与复归自然的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贞的学识渊博、品行高洁,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首句“天地开元冬,繁霜瘁林木”描绘了冬季天地初开,严霜覆盖林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初阳应律回,万物自生毓”则暗示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接着,诗人引入了“有客豫章来,曰贞字诚复”,点出了主人公贞的身份和名字,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生活哲学和追求。通过“学易究精微,潜心穷化育”两句,强调了贞在易学上的深厚造诣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入探索。

“仰止无极翁,永怀继芳躅”表达了对贞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精神追求的传承与追随。“所以太极图,通书常在目”则暗示了贞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实践,认为宇宙万物皆源于太极,通读《易经》以洞悉自然之道。

“非诚曷流行,非复曷归宿”强调了真诚与回归的重要性,只有真诚才能在世间自由流动,找到最终的归宿。这反映了贞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贞也学有源,家住澄江曲。斋以诚复名,閒居慎其独”等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贞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我修养。

“中藏造化机,外转洪钧轴”则寓意贞内心蕴含着创造与变革的力量,而他的行为则如同转动天地的巨轮,推动着周围环境的发展。

“窗云隐孤光,帘雾霏清馥”描绘了贞居住环境的清新与雅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他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藏修息且游,斯人美如玉”赞美贞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更在品德上如同美玉般高尚纯洁,值得人们尊敬与学习。

最后,“十载一相逢,文彩光可掬。手持明月珠,访我青原麓”表达了诗人与贞的难得相遇,以及对贞才华与人格的高度赞赏。通过“索赋诚复诗,时时急相促”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激励。

“贞下复起元,顾名常自勖”再次强调了贞的名字“诚复”对他个人成长的指引与激励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持续追求。

“郁郁南涧松,猗猗北窗竹。相期保岁寒,梅花照书屋”以自然界的松竹和梅花象征贞的坚韧品格和高洁情操,表达了诗人对贞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期待他能够在严寒中保持本色,让梅花的香气照亮书房,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贞的描述,展现了其在学术、道德、生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86)

周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字:巽亨
  • 号:巽泉
  • 籍贯:吉安

相关古诗词

送左子声赴金陵收父骨归葬

哀哀歌蓼莪,戚戚左氏子。

悠悠感中怀,靡靡去故里。

痛父骨未收,隐忧彻肝髓。

孤舟过金陵,惜别临鹭水。

岸柳情依依,江波寒瀰瀰。

旅榇几时归,山中白云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哀故左丞余公阙

舒州控淮海,蚩尤直层城。

余公此战守,七年无援兵。

公有大将略,烈烈如杲卿。

百战死城下,向来一书生。

长淮失保障,寒潮送哀声。

至今父老言,闻者涕泣零。

形式: 古风

哀故参政全公子仁

南临郁孤台,白日忽已没。

桓桓高昌公,回车奋馀烈。

平生鹰扬姿,矢以须溅血。

生既负主恩,愿为厉报国。

拔剑杀二人,公回仗死节。

魂招不可来,剑冷台前月。

形式: 古风

哀故九江太守李公黼

正月江涛恶,浔阳妖雾昏。

李侯守兹土,慷慨颜平原。

身亲蹈白刃,大战城西门。

结缨归府第,衣带战血痕。

死且瞋吾目,骂贼不绝言。

公真天下士,天子哀临轩。

视彼佩符者,区区何足论。

年年春草绿,来此吊忠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