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惠计院二首(其二)

千林新绿褪萎黄,人在它乡某水乡。

白鸟闲闲疑冷看,苍鹰扰扰正乾忙。

阿婆涂抹情何在,老子瞢腾视已茫。

二顷良田元不欠,一声布谷断人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春天的树林中新绿开始显现,取代了枯黄的景象,我在异乡的一个水乡游荡。
白鸟悠闲地仿佛在冷冷地看着这一切,而苍鹰忙碌地翱翔,显得焦躁不安。
老妇人涂抹着不知为何的情愫,老人眼神迷茫,视线已经模糊不清。
两顷肥沃的土地原本就不欠缺,一声布谷鸟的啼叫却触动了人们的心弦,让人肝肠寸断。

注释

千林:广袤的树林。
新绿:新生的绿色。
褪萎黄:替换掉枯黄。
它乡:异乡。
某水乡:某个水边的地方。
白鸟:白色的鸟类。
闲闲:悠闲的样子。
疑冷看:似在冷漠地注视。
苍鹰:老鹰。
乾忙:忙碌。
阿婆:老妇人。
涂抹:涂鸦或表达情感的动作。
情何在:情感何在。
老子:老人。
瞢腾:眼神模糊。
二顷:两顷(计量土地的单位)。
良田:肥沃的土地。
元不欠:原本不缺乏。
一声布谷:布谷鸟的叫声。
断人肠:令人悲痛欲绝。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初夏景象的诗,充满了对人生变迁和乡愁的深刻感慨。开篇“千林新绿褪萎黄”,绿意浓郁而渐趋成熟的森林中,新叶已显萎黄,透露出春色即将过去的氛围。紧接着,“人在它乡某水乡”则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于那未知之地的迷茫与渺小。

“白鸟闲闲疑冷看”,一只悠然自得的白鸟,仿佛在冷眼旁观这个世界,而“我”却只能在心中猜测它的目光所含。接着,“苍鹰扰扰正乾忙”则描绘了一幅忙碌的画面,苍鹬在空中盘旋,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阿婆涂抹情何在”,这里的“阿婆”可能是诗人对母亲或亲人的昵称,表达了对远方亲情的怀念。而“老子瞢腾视已茫”,则是诗人自指,对未来迷茫的前路感到困惑与不安。

最后,“二顷良田元不欠,一声布谷断人肠”交织出的是对家园和土地深厚的情感。即便是在异乡,心中依旧牵挂着那片丰饶的土地,而“一声布谷”则是时间流逝的声音,让人听了心如刀割。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以及乡土的深切眷恋,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和谢惠计院二首(其一)

插种如云四月头,代他田畯阅耕畴。

意行不敢烦君重,诗到偏能写我忧。

占谷喜看连岁熟,丽琛闻说十分收。

各家官事随宜了,尊酒相过莫外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其二)

宿秧青碧稚秧黄,长叶抽苗势已张。

田就再耘秋有准,水收积潦旱无伤。

老牛引犊挨篱卧,新燕将雏贴水翔。

一壑一邱吾亦有,谁怜留滞尚他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其一)

韪轩从此入山深,阿阮同途反奋岑。

老大分携朋友意,死生契阔弟兄心。

碧云怅望家千里,白发瓢零酒一斟。

岁晚情怀易感触,不堪衰泪忽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二)

自春爰及夏,多雨少曾晴。

积压兼旬潦,瀰漫四泽盈。

稚苗忧冒没,矮岸恐颓倾。

急遣洪宾佐,代余省尔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