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韵送夏副枢

雄蕃启吴甸,弊政咸更张。

谓兹三边戍,节制须才良。

夏公称国士,龙剑飞寒霜。

遂膺副枢命,总戎向山阳。

山阳控南北,淮泗驰其㫄。

向来用武地,平芜连大荒。

于焉分斧钺,誓欲清边疆。

㩀鞍一踊跃,带甲俱慨慷。

野战列步骑,舟师精且强。

为王敌所忾,在处招流亡。

均田给牛耒,肆耕淮海乡。

坐令狐兔窟,化作禾黍场。

兵农既足食,境内称小康。

兴学属髦俊,出兵诛陆梁。

匡济谅有在,可以绥四方。

江枫照落日,马首行离觞。

明朝度天堑,载旆风扬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分韵送夏副枢》。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颂扬了夏副枢在边疆地区的军事才能和治理能力。

“雄蕃启吴甸,弊政咸更张。”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恢宏的画面,显示了对被派遣地带来的期待与重视。

“谓兹三边戍,节制须才良。”这里强调了边疆地区的重要性,以及需要优秀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和防御。

“夏公称国士,龙剑飞寒霜。”诗人赞美夏副枢不仅是一位国家栋梁之才,更是手持利剑、英勇无畏的将领,其威名远播,如同寒霜一般令人敬畏。

“遂膺副枢命,总戎向山阳。”夏副枢接受了重要的军事任务,前往山阳地区统率军队。

“山阳控南北,淮泗驰其㫄。”山阳地理位置重要,可以控制南北方的战略要道,而淮河和泗水则是连接东西的交通线。

“向来用武地,平芜连大荒。”这里表明夏副枢在边疆地区施展军事才能,不仅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地方,还将荒凉之地变成可耕种的地带。

“于焉分斧钺,誓欲清边疆。”诗人写出了夏副枢的决心与行动,他在边疆地区挥洒汗水,希望能够彻底平定边疆的战乱。

接下来的内容继续描绘了夏副枢的军事才能和对百姓的关怀,以及其治理下的和谐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夏副枢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将领,更是能够带来安宁与繁荣的人物。

整首诗语言雄健,意境辽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鉴赏能力和对被送别之人的崇高评价。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门有车马客行送倪孝方

门有车马客,意气何桓桓。

既持倚天剑,复戴切云冠。

自云报恩子,不畏行路难。

有能遇国士,一语披肺肝。

而我不解事,抱瑟齐门弹。

知己谅难得,盛年唾易阑。

拓落走吴楚,与子聊游盘。

怀才既无补,窃禄非所欢。

念彼古豪俊,岂必卑小官。

逢时展经济,乃使苍生安。

之子素倜傥,此道期相敦。

明当别我去,赠以琴琅玕。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望海亭联

贪看白鸟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暮湖。

形式: 对联

送杨知州赴吴江

五湖带三江,形势东南雄。

名州控其会,万井烟涛中。

鱼虾足鲜食,况乃粳稻充。

民生亦云遂,歉岁稀困穷。

所忧鲸鲵作,赤手难折冲。

至今边岸荡,浊浪吹阴风。

谁能麾壮士,㩀险浮艨艟。

犀甲习水战,一扫妖氛空。

杨侯任州伯,伟略蟠奇胸。

下当理民事,上当恢武功。

形式: 古风

夷白先生令咏庭树喜鹊

清风舒旭日,双鹊鸣相和。

不惜辞野木,唯愿巢庭柯。

主人诚爱物,琼林亦婆娑。

高栖有垂荫,低濯无张罗。

饥啄月丘粟,渴饮玉池波。

养此侯印质,伤彼月树歌。

衔梁非偶尔,送喜夫如何。

夫人巳咏德,织女将填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