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首红旌急,樽前翠幕重。

林端翻远刹,花外转疏钟。

夜寂清机发,春阑别意浓。

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边疆上空的红旗飘得急,酒杯前翠绿的帷幕厚重深沉。
远处山林中寺庙的钟声回荡,花丛外传来稀疏的钟鸣。
夜晚寂静,织机的响声显得格外清晰,春天将尽,离别的愁绪更加强烈。
琴声如玉,如何能与青松的静谧和谐共鸣?

注释

陇首:边疆。
红旌:红色旗帜。
急:快速。
樽前:酒杯前。
翠幕:绿色帷幕。
翻:回荡。
远刹:远处寺庙。
花外:花丛外。
疏钟:稀疏的钟声。
夜寂:夜晚寂静。
清机:织机的响声。
春阑:春天将尽。
别意:离别的情绪。
玉琴:美玉般的琴声。
韵:和谐的旋律。
青松:青翠的松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深山古寺的静谧景象和夜晚的寂静氛围。开头两句“陇首红旌急,樽前翠幕重”通过对旗帜和窗帘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又庄严的宗教场所。"林端翻远刹,花外转疏钟"则展现了寺院深处钟声的传来,以及时间在自然界中流转的感受。

夜晚的寂静通过“夜寂清机发”一句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春阑别意浓”则暗示着诗人心中对于春天和离别的深沉情感。此处"如何玉琴韵"一句,可能是诗人在提及一种乐器的声音,或者是在询问这种声音如何产生,是否也能如同自然界一般地流淌。

最后“并欲在青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能够融入这片宁静之中。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古寺景色的描绘和夜晚钟声的描述,展现出一幅深邃幽静、意境超逸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其一)

云雪连朝闇,朋从叹坐违。

临文与谁共,开卷为君稀。

趣扫六花散,聊通一径微。

当携兔园赋,同映读书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东窗

临风梳短发,萧飒晚凉新。

不识市朝客,何如江海人。

沈吟凭棐几,攲侧带纱巾。

浊世事无尽,东窗聊放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吾心自有乐,世俗岂能知。

不及老莱子,多于荣启期。

缊袍宽称体,脱粟饱随宜。

乘兴辄独往,携筇任所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乐轩

繁弦凝绿水,叠鼓掺渔阳。

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