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

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

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

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旌节罗广庭,戈铤凛秋霜。

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

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

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

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

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

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常常喜爱登上张仪楼,那里正对着西山的美景
连绵的千座山峰带着积雪,百里之外与城墙遥相对望
云雾被清扫一空,露出晴朗的天空,草木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车马拥挤于百井之地,里巷曲折环绕着两条江流
亚相亲自登台拜将,在时局危急之际安定这一方土地
他的威望震撼了边远的蛮貊之地,仁德教化惠及华阳地区
旌旗与节杖遍布宽广的庭院,戈矛与利剑寒光如秋霜
台阶之下是勇猛如貔虎的士卒,帐幕之中是如鹓鹭般有序的官员行列
如今我忽然来到此地登楼远眺,心中感念恩德而无暇顾及思乡之情
知己之恩尚未报答,而我的两鬓已显斑白
命运难以自我预知,但功业岂能片刻忘记
蝉鸣声在秋日的城池傍晚响起,鸟儿飞向辽阔的江天远方
愿战事平息,尽管风尘仍旧弥漫苍茫
谁将与我共同携手前行?幸有冬官郎君为伴

注释

常爱:经常喜爱。
张仪楼:以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命名的楼阁。
西山:此处指成都西部的山脉。
正相当:恰好相对,位置适中。
千峰:连绵不断的众多山峰。
带积雪:山顶覆盖着积雪。
百里:形容距离遥远。
临:靠近,面对。
城墙:城市防御工事。
烟氛:云雾、烟霭。
扫晴空:形容云雾散去,天空变得晴朗。
草树:草木。
映:映照,反射。
朝光:早晨的阳光。
车马:古代交通工具,代指人群活动。
隘:狭窄,拥挤。
百井:古地名,此处泛指繁华地区。
里闬:里巷,居民区。
盘:环绕,盘绕。
二江:两条江河,可能指成都附近的锦江和岷江。
亚相: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地位尊贵的高级官员。
登坛:登上拜将坛,比喻受命出征或升任要职。
时危:时局危急。
安此方:使这个地方得到安定。
威声:威望名声。
振:震撼,震动。
蛮貊:古代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惠化:仁德教化。
钟:聚集,惠及。
华阳:地名,指成都平原南部地区。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威。
罗:分布,排列。
广庭:宽敞的庭院。
戈铤:戈和铤,泛指兵器,此处代指军备。
凛:形容寒气逼人。
秋霜:秋天的霜,此处比喻武器的寒光。
阶下:台阶之下。
貔虎士:勇猛如貔虎的士兵,比喻勇士。
幕中:帐幕之中,指军营内部。
鹓鹭行:鹓鹭飞行时有序列,此处比喻官员队伍整齐有序。
忽:忽然,突然。
登临:登山临水,此处特指登楼远眺。
顾恩:思念、感念恩德。
不望乡:无暇思念故乡。
知己:深深了解自己的朋友。
犹未报:还没有报答。
鬓毛:鬓角的头发。
飒已苍:已经变得花白,形容年老。
时命:时代命运,个人际遇。
难自知:难以自我预测、把握。
功业:事业成就,建功立业。
岂暂忘:怎能暂时忘记,强调铭记在心。
蝉鸣:蝉的鸣叫声。
秋城夕:秋天城市傍晚的景象。
鸟去:鸟儿飞离。
江天长:江面与天空辽阔无垠。
兵马休战争:希望战事停息,军队不再交战。
风尘尚苍茫:尽管尘土仍弥漫,局势依然动荡不安。
谁当共携手:谁将与我携手同行。
赖有:幸亏有,依赖于。
冬官郎:古代官职名,此处指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早秋时节,登上位于张仪楼的府西楼所见到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安定时局的向往以及对功业的不忘记忆。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开篇即设立了一种稳重而又庄严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对这处所在的喜爱和认同。紧接着,“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展示了壮丽的山川景色,这里的“千峰”与“百里”则营造了一种广阔无垠的空间感。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捕捉,传达了清新的早秋气息。随后的“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则是对人文景观的描绘,显示出一派繁华与活跃。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始展现,他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托或避难所,以应对外界可能的动荡。接下来的“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权力与影响力的认同,以及希望通过这种力量来实现某种理想和秩序。

“旌节罗广庭,戈铤凛秋霜。”在这里,诗人的笔触变得更加细腻,他捕捉到了物象上的变化,反映出秋天的气息日益浓重。紧接着,“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则是对军事力量和警惕状态的描绘。

“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诗人在此转折,表达了自己对于现状的接受与认可,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故土的思念。随后,“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自省,他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时代使命的认识,以及他对于个人功业的重视。最后,“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则是对自然界声音与景色的描绘,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混乱和未知。最终,“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则是诗人对于伙伴或朋友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之共度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深入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又微妙的心境,以及他对于时代、责任、友谊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䍦。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形式: 古风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次舍山郭近,解鞍鸣钟时。

主人炊新粒,行子充夜饥。

关月生首阳,照见华阴祠。

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久从园庐别,遂与朋知辞。

旧壑兰杜晚,归轩今已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关门锁归客,一夜梦还家。

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

长安二月归正好,杜陵树边纯是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