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居八首(其四)

幼入空门绝是非,老来学道转精微。

钵中贫富千家饭,身上寒暄一衲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晚年在翠微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

首句“幼入空门绝是非”,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自幼便遁入佛门,远离尘世的纷争与是非,选择了心灵的宁静与纯净。这不仅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个性,也暗示了佛教对于净化心灵、摆脱世俗束缚的教义。

次句“老来学道转精微”,描述了主人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更加深入,达到了一种更为微妙和精细的境界。这里的“道”既指佛法之道,也暗含了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表现了主人公不断探索、领悟的过程。

接下来,“钵中贫富千家饭,身上寒暄一衲衣”,这两句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他以钵为食器,不论贫富,皆能接受施舍的食物,体现了佛教中的布施精神和对物质的淡泊态度。身上的衲衣,无论冷暖,都只有一件,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简朴,以及对物质需求的极低要求。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个人物质欲望的克制,更是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181)

赵彦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号:介庵
  • 籍贯:
  • 生卒年:1121~1175

相关古诗词

翠微山居诗(其八)

莫向人间定是非,是非定得有何为。

而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时无了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翠微山居诗(其九)

朝见花开满树红,暮观落叶又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

百计千般只为身,不知身是冢中尘。

莫欺白发无言语,此是黄泉寄信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一)

早灰百念卧灵山,世路无心绝往还。

僧相祇宜林下看,不堪行到画堂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