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朝廷皦如日,区宇清若水。

殊方文教达,微品德泽被。

伊人复何幸,遇此栗陆氏。

茫然大虚内,蒸郁尽和气。

真风浃敦俗,无所容一伪。

唯宜对樽酒,酣饮乐无事。

人间此昭世,得偶须自贵。

无为名所劳,区区取愚谥。

形式: 古风

翻译

朝廷如同明亮的太阳,四方世界清澈如水。
远方的文化教育得以传播,微小的美德恩惠普照。
那个人何其幸运,能遇到如此公正无私的栗陆氏。
内心深处一片茫然,充满和谐的气息。
淳朴的风气浸润着风俗,不容任何虚假存在。
只应举杯畅饮,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人间这个光明时代,能相遇就应自视珍贵。
不必为名声所累,只求得到简单的赞誉。

注释

朝廷:指代国家政府。
皦:光明磊落。
区宇:天下,四方。
清若水:清澈如水。
殊方:远方。
文教:文化教育。
德泽:美德恩惠。
被:覆盖。
伊人:那个人。
栗陆氏:象征公正的人。
茫然大虚:内心深处。
蒸郁:充满。
真风:淳朴风气。
一伪:虚假。
对樽酒:举杯畅饮。
无事:无忧无虑。
昭世:光明时代。
得偶:相遇。
自贵:自视珍贵。
无为:不必。
劳:劳累。
区区:简单。
愚谥:简单的赞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朝廷皦如日,区宇清若水”一句,表达了对高洁明净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灵之清澈。

接着,“殊方文教达,微品德泽被”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文化教育和道德熏陶的重视,以及这种影响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伊人复何幸,遇此栗陆氏”中的“我人”,通常指代诗人自己,而“栗陆氏”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人物或团体,这里表达了对美好遭遇的感激之情。

在“茫然大虚内,蒸郁尽和气”一句中,“茫然大虚”形容的是一种广阔无边、超脱尘世的心境,而“蒸郁尽和气”则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自然状态。

“真风浃敦俗,无所容一伪”这句强调了诗人对真诚、纯朴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于虚假之事的排斥。

“唯宜对樽酒,酣饮乐无事”则是诗人提倡一种享受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即在自然美好的环境中,与朋友举杯畅饮,无忧无虑。

最后,“人间此昭世,得偶须自贵。无为名所劳,区区取愚谥”表达了诗人对于珍惜眼前人生的态度,以及对过于追求名利的警醒,同时强调了保持本真、不被世俗名缰束缚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与人间美好的抒情作品。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平云阁观雨

黑云漆天雷破地,风卷雷射雨倾泻。

喷崖倒壑恣颓荡,咫尺不可辨牛马。

鸡豚已见逐高浪,禾稻应须没平野。

莫言鱼鳖走堂厨,且看泥沙漫屋瓦。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玉峰园经春不得一过因成诗呈同官约游

春来少嬉游,俗事日相耗。

南园只城外,累月不一到。

花香雨后歇,树色风中老。

惟有岩下泉,犹能涤幽抱。

形式: 古风

玉峰园避暑

伏日当饮酒,南城会群贤。

开樽荫碧树,移席临清泉。

浩意脱尘土,高怀轶云烟。

早归休信俗,须待月娟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白头吟

忆昔宴华堂,金徽导幽意。

虽知取名贱,越礼奉君子。

相期本同穴,谁复耻犊鼻。

一见茂陵人,烟霄与泥滓。

愿言保新爱,妾以甘自弃。

恩义薄所终,多生于富贵。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