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盘磴回廊古塔深,紫芝红药入云寻。
晚吹箫管秋山里,引得猕猴出象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塔深处的幽静景象与秋山里的自然之声相结合的情境。"盘磴回廊古塔深",通过对古塔周围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寂静深邃的氛围。"紫芝红药入云寻"则是诗人在这宁静之地寻觅灵芝妙草的意象,传说中的灵芝常伴随仙境出现,这里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接下来的"晚吹箫管秋山里",则是诗人在傍晚时分,在深秋的山中吹奏着箫管。箫管声在秋山中的回响,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歌,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远幽雅的情调。
最后两句"引得猕猴出象林",则是在描绘诗人箫管声音所引起的一种奇特现象。猕猴被箫声吸引而出现,象林也随之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观察,也是对音乐力量的赞美。在这里,猕猴和象林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听到箫声中带来的山野之声,感受到诗人通过音乐与大自然沟通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塔、灵芝妙草、箫管声音以及猕猴和象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对音乐美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
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
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长门闭定不求生,烧却头花卸却筝。
病卧玉窗秋雨下,遥闻别院唤人声。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