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舅氏挽诗

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

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

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

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

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

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

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挽诗《两舅氏挽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两位舅舅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逝者的缅怀。

首联“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开篇即赞美两位舅舅虽不显赫于世,却如同人间的瑰宝,品德高尚,令人敬仰。接着“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描绘了舅舅们虽年岁渐长,但心性高洁,与世俗不同,他们共同享受着与家人的欢聚时光。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则表达了舅舅们在科举道路上或许未能如愿,但他们对诗书的热爱却更加浓厚,从中找到了新的乐趣。舅舅们谈论的话题“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显示出他们在智慧与学识上的交流,彼此间的对话充满智慧与神韵。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描绘了舅舅们的生活简朴而宁静,他们喜欢在家中小酌,享受自酿的美酒,与世无争。接下来“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舅舅们的友情长久且充满生机,即使岁月流逝,他们的友谊依旧如春日般生机勃勃。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赞扬舅舅们长寿,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然而,“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两句则透露出对舅舅去世的哀痛之情,仿佛是梦境中的遗憾,华美的居所如今只剩愁容。

最后,“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以舅舅的白发比喻甥孙的年老,山空则暗示舅舅的离世,骨已成尘,表达了甥孙对舅舅去世的深切哀悼。“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回忆起去年在松树下为舅舅祭奠的情景,言语间充满了对舅舅的思念与哀痛。

整首挽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舅舅生前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逝去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舅舅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慨。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仓挽诗

姓名早入文章箓,姿性宜生孝友家。

视世故轻如枣叶,得时名重只皇华。

白杨何处伤心远,紫帽同游饮泪嗟。

向老伊谁同此意,独馀一友在东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一)

精神满腹气英英,早岁宜登要路津。

名是平原门下客,字同先汉蜀中人。

已趋文石班犹浅,虽拥油幢志未伸。

壮士不留强虏在,交游相吊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二)

江番相望两年馀,度度书来有壮图。

安已弹筝思海道,武空鸣剑说伊吾。

公閒未久骑鲸去,我远先惭倩雁无。

宿草不知秋几度,衰年何计奠生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三)

班行一见便欢然,意气相求似夙缘。

得古鼎彝多鉴定,常时樽俎每招延。

郊吟愈和曾成轴,晋帖唐碑不计钱。

见说旧藏今散尽,传家犹幸子能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