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寺

台山朝佛陇,胜地绝埃氛。

冷色石桥月,素光华顶云。

远泉和雪溜,幽磬带松闻。

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向着天台山朝拜佛祖圣地,那里远离尘世污浊之气。
石桥上的月色透着清冷,华顶峰的云彩映着洁白的光芒。
远处的泉水与融化的雪水潺潺作响,幽静的钟声夹杂着松林的声音传来。
最终断绝了四处游历的念头,于此地继续焚烧炉香以表虔诚。

注释

台山:指天台山,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名山,佛教圣地。
朝佛:朝拜佛祖。
陇:山岭,这里代指天台山。
胜地:风景优美且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埃氛:尘埃与凡俗之气,比喻世俗的污染。
冷色:清冷的色调,形容月光的清寒。
石桥:可能特指某处景观,也可泛指山间的石桥。
素光:洁白的光辉。
华顶云:指天台山主峰华顶峰的云雾。
远泉:远处的泉水。
雪溜:融雪形成的水流。
幽磬:深幽的钟声,通常寺庙发出。
带松闻:伴随着松树的香气被闻到。
终断:最终停止。
游方念:游方指僧人云游四方,游方念即四处游历的想法或欲望。
炉香:在佛前焚烧的香,用于祭祀或表达虔诚。
继此焚:在此之后继续焚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清幽的佛教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心灵修养的向往。"台山朝佛陇,胜地绝埃氛"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世、宁静肃穆的境界,其中“台山”指代高峻的寺庙所在,“朝佛陇”则表明诗人对佛法的虔诚态度。"冷色石桥月,素光华顶云"写出了夜晚清冷的石桥下洒满月光,以及寺顶上飘浮着淡雅的云彩,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在夜幕下的宁静与神圣。

接下来,“远泉和雪溜,幽磬带松闻”一句,通过对远处泉水、雪地以及深山里的磬石声响的描写,强化了自然环境的宁静氛围。"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在世界游历的告别,以及对内心世界修炼的投入。在这里,“炉香”象征着禅修中的香火,是精神净化的一种仪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在平静的心境。每一句都浸润着诗人的情感和对佛法的敬仰,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山水画卷,更是心灵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赋得望远山送客归

遥山寒雨过,正向暮天横。

隐隐凌云出,苍苍与水平。

何时凝厚地,几处映孤城。

归客秋风里,回看伤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新年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

三峰居接近,数里蹑云行。

深去通仙境,思归厌宦名。

月从高掌出,泉向乱松鸣。

坐石眠霞侣,秋来短褐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酬姚员外见过林下

扫苔迎五马,莳药过申钟。

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

入楼山隔水,滴旆露垂松。

日暮题诗去,空知雅调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