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兰堂灯灺。春入流苏夜。衣褪轻红闻水麝。
云重宝钗未卸。知君不奈情何。时时慢转横波。
一饷花柔柳困,枕前特地春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对灯光、花香、水声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夜里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兰堂灯灺”一句,以“兰堂”指代住宅,"灯灺"形容灯光温柔而微弱,设定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春入流苏夜”则点明了时节,春天的夜晚,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衣褪轻红闻水麝”中,“衣褪”指的是衣摆微动,"轻红"可能是指衣衫或花朵的颜色,而"闻水麝"则是在描述听到了水边传来的麝香之气。这里通过感官细节,营造出一种既有视觉享受又有嗅觉体验的艺术效果。
“云重宝钗未卸”一句,诗人以"云重"形容夜色深沉,而"宝钗未卸"则暗示着女子虽已入睡,但因思念之情尚未解下头上的饰物。这里表现了女子内心的不舍和对远方恋人的牵挂。
“知君不奈情何”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无奈,"时时慢转横波"则通过水波的动态来比喻那不断涌动的情绪。
最后,“一饷花柔柳困,枕前特地春多”中,“一饷花柔柳困”形容了花香和细软的柳丝纠缠在一起,而"枕前特地春多"则是在强调枕边春意盎然,这里的“特地”可理解为特别、格外。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雪馀寒退。唯有青松在。春不加荣寒不悴。
用舍如公都耐。流肪磊硌龟蛇。会留红日西斜。
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重芳叠秀。风约仙云皱。椿不争年松与寿。
共出皇家忠孝。仁深枯冷皆蒙。托根不倚东风。
日照恩光万里,暖生塞草丛中。
曲房青琐。浅笑樱桃破。睡起三竿红日过。
冷了沈香残火。东风偏管伊家。剩教那与秾华。
谁送一怀春思,玉台燕拂菱花。
九重寒少。烟暖丰瑶草。金井碧梧雏凤矫。
南极人来最老。衣冠远换裘毡。德随和气蝉连。
万里同开寿域,一年三秀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