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馀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想要探究盛衰的秘密,我来到这孤独的坟前,心中充满哀伤。
千年的高尚风范仍然令人敬畏,一池秋水独自闪烁着波光。
门前的船影从天边驶来,林梢的钟声消散在海边。
这条道路曾经冷清,如今又重新振兴,渔水之景并非我东邻的特色。

注释

兴废:盛衰,兴盛与衰败。
洪钧:古代对天意、命运的代称。
孤坟:孤独的坟墓,可能指某位尊者或先人的墓地。
凛凛:威严、令人敬畏的样子。
粼粼:形容水面微波荡漾。
寥寥:稀少、冷清。
振:振兴,恢复活力。
渔水:捕鱼和打水,比喻平凡的日常生活。
东邻:东方的邻居,这里可能暗指某种理想或过去的传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知柔的作品,题为《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诗人来到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孤坟前,内心充满感慨。他询问历史兴衰的秘密,表达了对这位已故宰相的敬仰和哀思。千年的高尚风范仍然令人敬畏,而墓园中的秋水则静静地闪烁,增添了凄清的氛围。远处的帆影和海边的钟声,更显得孤独与寂寥。诗人感叹这样的道德典范在当今社会罕见,同时也期待这样的精神能够再次振兴,暗示自己或周围人不应忘记这样的邻居——那位曾以道德力量影响世人的宰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收录诗词(17)

陈知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韩祠

斯文何罪窜南荒,来谒孤祠泪数行。

恐有遗书藏坏壁,岂无哀赋吊沅湘。

精神不受氛烟蔽,道义长涵日月光。

四壁萧萧香火冷,何人能与作堂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石桥

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

好山雄压三千界,幽处常栖五百仙。

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

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洪景伯通判清閟堂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

已无俗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

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

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秦隐君祠次邓经略韵

人境初无车马喧,卜居原得近姜村。

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

已许揭身如日月,不妨为客任乾坤。

清诗海内流传久,亭下空馀石砚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