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丛色脩脩覆石根,春风曾见长儿孙。
清时好制虞庭乐,何事青青老故园。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朱氏家藏墨竹》描绘了一幅翠竹深深覆盖在石根上的画面,仿佛是春风吹拂下竹林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家族的繁衍和昌盛。"清时好制虞庭乐"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认为这样的时代适合演奏虞舜时代的和谐音乐。然而,最后一句"何事青青老故园"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旧时光的怀念,尽管竹子依旧青翠,但诗人的心却因岁月流转而感怀故园的变迁。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赞赏,又有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一别长杨脱锦绦,秋风閒立气偏豪。
纷纷野雀休惊啅,自向山林惜羽毛。
直节何辞老石根,几回风雨共苔痕。
自从悟得孤生意,行到梁园却厌繁。
绿杨风引白鸥波,波上遥峰扫黛蛾。
莫道同心如白水,渭阳回首更情多。
蓬莱宫树晚茸茸,却望青青远寄踪。
应想旧时猿鹤伴,独携归兴度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