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赤壁图

我昔南游过赤壁,曾上矶头访遗迹。

吴魏胜负了无闻,一歌渔歌楚天碧。

黄冈迁客峨眉翁,道同北海人中龙。

羁怀得酒逸兴发,扁舟夜汎空明中。

江山如许谁宾主,醉挟飞仙梦中语。

直将天地等浮沤,三国周郎曾比数。

神游八极空画图,开卷彷佛瞻眉须。

清风千古凛如在,悠悠目断江云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瓒的《题赤壁图》,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壮丽画卷。诗中不仅展现了赤壁战场的遗迹,更融入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我昔南游过赤壁”,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南行经过赤壁的情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接着“曾上矶头访遗迹”一句,点明了诗人探访赤壁遗址的经历,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事迹的缅怀。

“吴魏胜负了无闻,一歌渔歌楚天碧”两句,诗人以渔歌的悠扬声调,反衬出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逝去,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和不可捉摸性。

“黄冈迁客峨眉翁,道同北海人中龙”描绘了历史人物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通过对比黄冈迁客与峨眉山老翁,强调了他们虽身处逆境但心胸开阔,与自然界的和谐相融,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羁怀得酒逸兴发,扁舟夜汎空明中”则展现了诗人借酒抒怀,乘着小舟在月光下泛舟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自由精神。

“江山如许谁宾主,醉挟飞仙梦中语”两句,诗人以江山之美为宾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借酒醉后的梦境,与飞仙对话,展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直将天地等浮沤,三国周郎曾比数”通过将天地万物比作泡沫,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平等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暗示了历史人物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

“神游八极空画图,开卷彷佛瞻眉须”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通过艺术作品(如画图)来神游八方,仿佛在阅读历史画卷时,能够看到历史人物的面容,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最后,“清风千古凛如在,悠悠目断江云孤”两句,以清风不改、江云孤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永恒记忆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3)

王瓒(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张公洞

碧水涟漪漾流藻,指点苍烟即蓬岛。

烟开远见烧香台,攀萝陟磴升崔嵬。

群仙之居万松顶,陡然身世星河冷。

虚中泳洞隔尘凡,道人邀我游其间。

洞中纷纷白鹤舞,石上采采灵芝殷。

仙童烛烧先余去,脚底濛濛起云雾。

径渡青骡过涧桥,直到仙人下棋处。

形式: 古风

题双虹桥

双虹锁湖湖水长,影摇洞庭吞三湘。

霜飞八月橘柚熟,我欲打船闻水香。

晴天晚照过湖曲,历历远树波茫茫。

客中有怀不得尽,无人同上三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岳阳楼

群江西来与天平,天壤巨浸开洞庭。

雄吞三湘隘七泽,中蟠万古君山青。

我行持节按广海,驿骑暂驻巴陵城。

巴陵城楼冠天下,风轩月户云雾屏。

平生梦想今始到,危阑乍倚心魂惊。

初疑太极浑未判,日月往复凌空明。

又疑此世堕物外,弱水万里环蓬瀛。

湖山得意有如此,况乃佳客联簪缨。

金杯浮动玉色酒,满抱清思春云生。

龙鱼掀舞怒涛起,眼花落日摇青冥。

轩皇广乐渺遗响,芳洲宝瑟愁湘灵。

丹丘谪仙竟何许,几欲八表追遐征。

孤心未了忠孝愿,敢念绿发潜凋零。

圣神一视无远迩,恩风化雨浃四溟。

寻常啸聚犬豕尔,瘴烟一洗霜天清。

归鞭咫尺觐慈母,细语八千山水程。

孰能闭置若新妇,正要磊落肝胆横。

饮酣拂袖下楼去,忽听过雁云边声。

形式: 古风

题夏禹玉烟江叠嶂图

大江来自岷山远,万里东流几深浅。

洪涛巨浪日舂撞,一派西随万山转。

万山峨峨翠黛浮,大孤小孤当中流。

高城远出武昌树,衰草微连鹦鹉洲。

茅屋人家住深岛,鸡犬不闻人迹少。

几行归雁日边来,一幅征帆天际小。

湘南雨歇秋风清,落木黯淡哀猿声。

荆门月出夜潮长,九疑山碧秋云横。

我生自是优游者,足迹何曾半天下。

长江万里欲神游,却喜今朝见图画。

图画再展未得休,似有模糊寒具浮。

只恐通仙忽飞去,惊绝当年痴虎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