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主司王起

嵩高降德为时生,洪笔三题造化名。

凤诏伫归专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

褒衣已换金章贵,禁掖曾随玉树荣。

明日定知同相印,青衿新列柳间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崇高品德降临世间,如神来之笔书写天地的壮丽。
期待你如凤凰归来,执掌朝廷最高权力,搜罗天下英才。
华贵的官服替代了往日的金印,曾在宫廷中伴随荣耀与辉煌。
未来必定能与人共掌大权,年轻的学子们将在你的引领下崭露头角。

注释

嵩高:指嵩山,这里象征高尚的品德。
降德:降临的美德,指人的高尚品质。
洪笔:大笔,比喻文才横溢。
造化名:大自然的名称,这里指天地间的壮丽景象。
凤诏:皇帝的诏书,这里代表朝廷的召唤。
北极:古代常用来象征朝廷或皇帝。
骊珠:珍贵的宝珠,比喻杰出的人才。
东瀛:古称日本,这里泛指远方的才俊。
褒衣:古代礼服,这里指华贵的官服。
金章贵:金印贵重,象征高官显爵。
禁掖:皇宫的别称,这里指朝廷。
玉树:比喻朝廷中的显赫家族或官员。
明日:将来,未来。
相印:共掌大权,互相印证。
青衿:代指读书人,学子。
柳间营:这里可能指学宫或教育机构,柳间象征学子聚集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作品,名为《和主司王起》。从诗中可以看出,卢肇在赞美某位官员的德行与才华,并且这位官员似乎刚刚被朝廷重用。

“嵩高降德为时生”一句,意指崇高的道德降临于世,是时势所需。"洪笔三题造化名"则形容这位官员以宏大之笔力,三次提出了改变世界的伟大构想。

接下来的“凤诏伫归专北极”表达了朝廷的圣旨象征着权力的凤凰回到北极,即皇帝所在的地方,这位官员得到了朝廷的重用。"骊珠搜得尽东瀛"则是说这位官员像寻找珍宝一样,在东海(这里可能指代广阔的范围)搜罗人才,尽收眼底。

“褒衣已换金章贵”一句中,“褒衣”指的是古时对有功之臣的奖励,即赐予锦衣,这里意指官员已得到朝廷的赏识并荣升。"禁掖曾随玉树荣"则表明这位官员曾在皇宫禁苑中侍奉,伴随着如玉一般高贵的君主得以共同享受荣耀。

最后,“明日定知同相印”预示着第二天将会有更明确的任命,这位官员与其他高官一样,将会拥有相同的权力象征——官印。"青衿新列柳间营"则描绘出一幅新的朝廷布局图景,好像在柳树成荫之处重新搭建营帐。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德才兼备、受到朝廷重用的描述,以及使用了“嵩高”、“洪笔”等形容词,显示出了诗人卢肇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赞美。

收录诗词(37)

卢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 籍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
  • 生卒年:818(戊戌年

相关古诗词

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

东里如今号郑乡,西家昔日近丘墙。

芸台四部添新学,秘殿三年学老郎。

天外鸳鸾愁不见,山中云鹤喜相忘。

犹张皂盖归蓬荜,直谓时无许子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射策后作

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

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

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

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