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兴善寺佛殿灾

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

如来烧赤尽,惟有一群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行善的人并非真的常常行善
言语的兴起也并非总是如此

注释

道善:指行善的行为。
何曾:何曾有,表示从未真正如此。
言兴:言语的兴起,指言论的产生。
且不兴:而且并不常有。
如来: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烧赤尽:形容事物被彻底烧毁或消灭。
惟有:只有。
一群僧:一群僧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佛殿失火的悲惨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灾难的无奈与哀伤。开篇“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两句,设置了一个悬念,道善应指佛教中的善举或善事,而“何曾善”则隐含一种讽刺,暗示所谓的善举并未真正发生或发挥作用。紧接着,“言兴且不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力感,即便有美好的愿望,也终究未能实现。

“如来烧赤尽,惟有一群僧”是全诗的高潮部分。“如来”指佛祖,“烧赤尽”形象鲜明地描绘出火灾的猛烈与彻底,佛殿被火焚毁一干二净。然而,在这场劫难中“惟有一群僧”幸存,这些僧人或许代表着信仰的坚守,但同时也显得孤独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灾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灾难时人类渺小与无力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

李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问如满禅师(其一)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问如满禅师(其二)

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

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形式: 古风

三月过行宫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