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钱塘旧京

曾逐东风过曲江,人间俯仰隔兴亡。

江头潮涸趋渔浦,山下城空失凤凰。

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

由来离黍游麋地,不分铃鸣替戾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钱塘旧京》,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全诗以历史沧桑为背景,通过描绘钱塘旧京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对比的感慨。

首联“曾逐东风过曲江,人间俯仰隔兴亡”,开篇即以“东风”和“曲江”象征往昔的繁华与美好,而“人间俯仰隔兴亡”则点明了世事无常,繁华终将消逝的主题。诗人仿佛在回忆中漫步于往日的繁华之地,却只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颔联“江头潮涸趋渔浦,山下城空失凤凰”,进一步描绘了钱塘旧京今非昔比的景象。江水不再汹涌澎湃,而是逐渐干涸,流向了渔人聚集的小港;昔日繁华的山城如今空无一人,连象征吉祥的凤凰也失去了踪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城市由盛转衰的过程。

颈联“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继续深化主题。黄沙弥漫,杂草丛生,昔日的繁华已化为一片荒芜,岁月的痕迹在草木间静静流淌,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这里运用了“星霜”这一意象,既指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历史的更迭。

尾联“由来离黍游麋地,不分铃鸣替戾冈”,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离黍游麋地,比喻历史的变迁如同野兽迁徙,不可阻挡;铃鸣替戾冈,则暗示了权力更迭,江山易主。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循环往复、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旧京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繁华与荒凉之间对比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更迭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点陶金户计

万里云程阻便风,孤鸿痛定再伤弓。

徵求多出儒冠外,飞走难逃世网中。

不分事情多倚仗,厌看人面诉贫穷。

生平豪气难磨折,时向毫端吐白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清明二首(其二)

一去昭阳入朔台,羁魂流落不归来。

葬从胡地留妃骨,死向南方飏后灰。

鸦噪莫看耘墓迹,酒香谁把洒陵杯。

茫茫草地人稀到,风急棠梨落又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洪复翁食蕨

花叶根茎种种香,谁知山草宿舂粮。

筠篮净洗倾银粉,瓦釜狂搜冻蔗浆。

爽口如兼三鼎味,疗饥不试五仓方。

西山饿死真馀事,安有冥鸿为稻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别弟

欲去相看手重携,寒波芳草助凄迷。

无人传业空多子,有弟持家老得妻。

风雨灯前频入梦,诗文酒后共分题。

孤飞不羡冥鸿举,只羡南归羽翼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