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山中景象。诗人在黄昏时分,下马至荒凉的台阶,听着潺潺的小溪声响,环境异常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花瓣落下,没有人迹,山中的窗户紧闭,白云从窗棂间飘过,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中“寂寞”一词,用得十分到位,既形容了环境的安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漠。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处山中的闲适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独立自我的生活态度。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身随猿鸟在深山,早有诗名到世间。
客至上方留盥漱,龙泓洞水昼潺潺。
知向巫山逢日暮,轻袿玉佩暂淹留。
晓随云雨归何处,还是襄王梦觉愁。
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
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