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山人草堂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竹林小径通向茅草搭建的屋舍,仿佛连接着神仙的仙境。
在闲暇的时候,我会用麈尾(古人用以拂尘的工具)蘸取春天的泉水清洗。

注释

竹径:竹林小径。
茆堂:茅草屋舍。
洞天:神仙居住的仙境。
麈尾:古人的拂尘工具。
漱:清洗。
春泉:春天的泉水。
世人:世人,指普通人。
车马:代指繁忙的生活。
不知处:不知道这个地方。
归云:归来的云彩,象征隐居生活。
枕边:床边,贴近休息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开头两句“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处与世隔绝、环境清幽的地方,竹林小道通向仙境般的草堂,闲暇时刻用麈尾(古时用来漱口的一种工具)到清澈的春天泉水边洗涤。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则更加突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中所谓“世人车马不知处”,意味着外界的喧嚣和纷争对诗人来说已经是遥远的存在,人们甚至都不知道他居住的地方。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也体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最后,“时有归云到枕边”则描绘出一种仙境般的情景,云朵如同朋友般在他的枕旁来去,这里面的“归云”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寓意着诗人精神世界的自在和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状态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赠广通上人

身随猿鸟在深山,早有诗名到世间。

客至上方留盥漱,龙泓洞水昼潺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赠友人

知向巫山逢日暮,轻袿玉佩暂淹留。

晓随云雨归何处,还是襄王梦觉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别表兄韦卿

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

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七夕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

玉佩沾新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遰两年愁。

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