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宗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

胜地何妨行乐频,万双白璧不赊春。

腊醅已老久未压,杨柳青青不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美景何妨常常享受,
纵有千双美酒也换不来春天。

注释

胜地:美丽的风景名胜区。
何妨:不妨,何必要拘泥。
行乐:游玩、享乐。
频:频繁,常常。
万双:极言数量多。
白璧:白色的美玉,这里比喻美酒。
不赊:无法用财物交换或赊欠。
春:春天,象征美好的时光。
腊醅:腊月酿制的酒。
已老:已经陈年。
久未压:长时间没有榨取新酒。
压:榨取新酒。
杨柳:春天的杨柳,象征生机。
青青:形容柳树颜色翠绿。
不待人:不会等待人来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兴宗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对友人的邀游之意,并借景物寄寓情感。

"胜地何妨行乐频,万双白璧不赊春。"

这两句写的是在美好的地方,应该多次前往享受其中的乐趣。这里的“胜地”指的是风景秀丽的地方,“何妨”意味着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去享受的意思。“万双白璧”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雪的景致,“不赊春”则表达了一种珍惜光阴、尽情享受春天美好的情感。

"腊醅已老久未压,杨柳青青不待人。"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时序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腊醅”指的是冬末春初的酒,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已经陈化,“已老”则强调了时间的推移。“久未压”意味着这酒一直没有被打开品尝。“杨柳青青不待人”则是说杨柳树在自然界中自行繁盛,不需要等待人的照料或关注,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菊栽许送定如何,庭下不堪秋草多。

九日无花更无酒,便携藜杖直相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再呈宜甫

西家壶已倒,次第向东邻。

朱户如坚闭,黄花恶笑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上国分携十五秋,未尝偶坐捧茶瓯。

石淙今会须如约,彼此霜毛各满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其二)

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

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