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窗以雪为名,窗中人亦清。
听无多淡话,含不尽幽情。
世态秋云薄,吟怀霁月明。
似闻藏古砚,石眼可曾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郁所作的《答王雪窗惠诗》。诗中,诗人以“雪”为窗名,寓意窗户内外皆洁白无瑕,反映出主人的高洁品性。窗中人的“清”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境的清澈和雅致。
接下来,诗人通过“听无多淡话,含不尽幽情”,表达了对朋友王雪窗诗歌的欣赏,认为其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情感内敛而丰富。诗人将世态比作秋天的薄云,暗示世事如过眼云烟,而自己的诗心则如同雨后霁月般明亮,意境深远。
最后两句“似闻藏古砚,石眼可曾晴”,诗人想象那藏于古砚中的墨汁,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晴天的到来,以便释放出更深沉的墨香。这里的“石眼可曾晴”既是实写砚台,也寓言诗人的才华有望在适当的时机得以展现,意境巧妙,富有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窗为引,通过描绘窗内窗外的景象,以及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诗情画意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卜筑虽城市,心安迹亦安。
一楼深自适,万事少相干。
月向重檐待,山于曲槛看。
门前车马客,未必识天宽。
越君尝胆苦心摧,娃馆春风正酒杯。
弦管但知连夜乐,旌旗先已过溪来。
麋冲晓雾游荒苑,鸦立斜阳噪古台。
野客不谈兴废事,绿阴深处摘青梅。
衣冠凉薄亦端严,为到贫时解养廉。
京洛家风今尚在,宗王恩礼旧曾沾。
谈高坚白囊无底,词纵题红笔退尖。
自说学仙曾有遇,欲归岩壑理抽添。
子向诗书外,尤于艺事优。
桐丝传古意,兰墨写离愁。
黄阁能知己,朱衣必点头。
从来奇特士,何患不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