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庆元路太守雍吉刺氏传家录卷

六经辅世不可彻,照耀今古如日月。

前圣后圣语合符,历历尽为忠孝发。

野堂太守来甬东,下车德泽春融融。

抚民馀暇出家乘,累叶爵位犹尊崇。

先翁昔长玉堂署,为德端重心谦冲。

露香百拜己母疾,让爵同产情相钟。

彤庭褒锡表宅里,双楹玉篆悬穹窿。

大君有命治怀庆,至今父老歌勋庸。

尊崇不缘戚里贵,忠孝自与天人通。

中朝阁老更赞咏,墨云挥洒飞蛇龙。

雄文大笔续前代,玉光下烛披长虹。

亲亲敬长在一已,能使天下皆同风。

公承世泽将雨露,尽洗海国尘埃蒙。

民风丕变气苏息,温言恻恻苏疲癃。

老农家居五云表,引领东望思帡幪。

愿言不日秉旄钺,七州均入甄陶中。

上为天子宣德意,下慰祖考于无穷。

诗人作歌颂不朽,丰碑百尺看磨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歌《题庆元路太守雍吉刺氏传家录卷》是岑安卿所作,通过对庆元路太守雍吉刺氏家族的赞美,展现了其家族世代忠孝、德政的典范。诗中提到六经的教诲深入人心,如同日月照亮古今,强调了家族中前贤后贤的言行一致,体现了忠孝精神。太守雍吉刺氏在地方施政仁德,不仅关心百姓,还注重家庭教育,其先人曾有高尚品德。诗中通过表彰其家族的荣耀和对社会的贡献,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期待,希望他能进一步弘扬忠孝,治理地方,使天下风气淳厚。最后,诗人期盼雍吉刺氏能早日承担更大的责任,如同雨露润泽海国,带来社会的变革和民众的福祉。整首诗语言流畅,赞誉之中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74)

岑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所居近栲栳峰,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 字:静能
  •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 生卒年:1286~1355

相关古诗词

题郑学可馀乐斋

爰居不识钟鼓响,孔翠赤霄羞饲养。

荥阳千载不羁人,厥后云礽亦清爽。

烛溪流水清可斟,乌戎山高足瞻仰。

羡君筑室山水间,馀乐名斋信奇赏。

斋前花药恒芬敷,屋上乔松翠相向。

黄金未散书满堂,白酒要宾不须酿。

不缘独冷固栖迟,山水情深起遐想。

人言贫贱乐有馀,问君此乐为何如。

贫而无乐岂我辈,富不好礼尤庸奴。

贫而有乐富好礼,此是人间真丈夫。

形式: 古风

元日有感率成口号示季渊侄辈效储光羲体

世家三山踰百年,读书作官还种田。

支分派别五十灶,昔日一家同屋眠。

迩来本大枝叶繁,荣枯异体理则然。

自家有酒自家吃,有馀尽可宾客延。

自家无钱自家守,慎勿仿效生冤愆。

我今新正六十四,发白面黑心未死。

寡交颇觉乡党疏,嫉恶何妨宗族忌。

此心但愿子孙贤,诗礼家声勿令坠。

种田有饭蚕有衣,读书作友天下知。

纷纷衣锦食肉人,马上相逢知是谁。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一)章华台

周纲陵夷九鼎轻,玉帛交错朝蛮荆。

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

姬姜丽质郑卫音,台中燕乐森如林。

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

荒山饥走归无所,睡酣又失涓人股。

棘闱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埋浅土。

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杀游魂终不归。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二)姑苏台

吴王筑土山为址,俯视水云三百里。

台中歌舞萃华丽,金碧巑岏眩珠翠。

江花泛泛浮鸱夷,会稽思霸甘卑辞。

千金不买西子笑,一舫竟逐陶朱归。

丹砌草深麋鹿卧,凄凄棘露沾人衣。

阖庐丘墓虎为卫,至今钟磬闻馀悲。

游人不悟国倾亡,松间援笔题真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