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和韵来谢复就答之(其一)

并州沈厚士,气质得天灵。

吴下留三祀,军中讲六经。

微云点霄汉,清月出林坰。

载鼓汾亭曲,令人识典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并州有位深沉而博学的人,他的气质仿佛得自上天的灵气。
他在吴地受到人们的尊敬,连续三年被祭祀,即使在军中也研习儒家经典。
淡淡的云彩点缀着天空,明亮的月光穿透树林的边际。
在汾亭的曲径上敲击战鼓,这情景让人感受到典范的风范。

注释

并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山西太原一带。
沈厚士:深沉而博学的人。
天灵:指上天赋予的灵气或天赋。
吴下:古称江苏南部地区,这里泛指江南。
三祀:连续三次祭祀,表示尊重和敬仰。
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微云:轻盈的云朵。
霄汉:天空。
林坰:郊外的树林。
汾亭: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亭子,在汾水边。
曲:弯曲的道路或小径。
典型:典范,榜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深的作品,题为《从政和韵来谢复就答之(其一)》。诗中,诗人赞扬了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的一位德才兼备的士人,他不仅气质出众,且在战乱之中仍能坚持学习和传播儒家经典,如六经。夜晚时分,微云点缀着天空,明月照耀着郊外的林野,营造出宁静而崇高的氛围。诗人还提到在汾亭击鼓的场景,这象征着士人的正直与典范作用,让人感受到他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赞美了这位士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学问的坚守,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32)

陈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二五九年至一三二九年]字子微。约生于宋理宗开庆中,卒于元文宗天膳二年以后,年在七十一岁以上。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所居曰宁极斋,亦曰清泉,因以为号。深著有诗一卷,《四库总目》又有读易编,读诗编,读春秋编等书

  • 籍贯:平江

相关古诗词

会霜晴诗(其二)

朝暾上高树,雾卷海天遥。

劲气乘寒凝,严威见日销。

钟清出远寺,马滑恐危桥。

稍逼南枝暖,疏花破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会霜晴诗(其一)

旭日照萧晨,凄清不受尘。

冷光明似雪,冬暖胜如春。

红叶辉相照,黄花色愈新。

南窗差可爱,曝背豁天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其一)

二仲相从共此遨,濛濛花气袭征袍。

几家绿暗藏深坞,一径红芳落野桃。

春色暗随流水去,客怀空逐暮云高。

临溪忽动秦源兴,应叹浮生何太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王松陵

江上青山拥县城,江头结屋放歌行。

散人昔有陆鲁望,处士今无祢正平。

万顷云涛聊自赏,百年肝胆定谁倾。

何时适有扁舟兴,趁得垂虹夜雪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