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目

两眼谁怜著古今,中年赢得泪沾巾。

冥鸿灭没看天晓,搔首熏风对玉琴。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无人同情我这双眼睛,饱览古今沧桑。
到了中年,却只有泪水打湿衣襟。

注释

两眼:指代诗人的眼睛。
谁怜:无人同情。
著:经历,饱览。
古今:指历史长河。
赢得:换得,得到。
泪沾巾:泪水打湿衣襟,形容悲伤。
冥鸿:指高飞的孤雁,象征孤独或远行。
灭没:消失不见。
看天晓:在破晓时分观察。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思索或烦躁。
熏风:温暖的南风。
玉琴:美玉制成的琴,象征高雅的艺术。

鉴赏

这首诗名为《病目》,是宋代诗人黎廷瑞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中年时眼睛疾病带来的困扰与感慨。首句“两眼谁怜著古今”,以疑问语气揭示了诗人视力不佳,无法如常人般欣赏世间的古今变迁,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怜的情绪。次句“中年赢得泪沾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中年的诗人因病目而流泪,生活中的琐碎痛苦显得尤为沉重。

后两句“冥鸿灭没看天晓,搔首熏风对玉琴”描绘了诗人即使在视力模糊的状态下,仍然试图通过想象来感受自然的变化——想象着鸿雁在天边消失,直到天明,以及在熏风中独自抚琴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坚韧的精神,也寓含了他对艺术的坚守和对生活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眼疾为切入点,抒发了人生的沧桑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幽怨与深沉的情感基调。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被葛

被葛起视夜,梧心正露零。

浮生多梦境,幽客独中庭。

星斗三更动,天河万里横。

寻秋无觅处,四壁但虫声。

形式: 五言律诗

读书

卧疴云林下,寂寂谁与居。

高风下木叶,泠泠晚窗虚。

忽思往代事,聊披案上书。

始得暂欣然,稍久叹以吁。

冲冠或愤激,反袂还欷歔。

拊卷忽自叹,毋乃狂且迂。

此何豫尔事,况复千载馀。

来今正绵绵,尔心复何如。

有怀不自展,乃挟冰炭俱。

因此得冲静,万念悉扫除。

岩花吹幽香,清酒堪满壶。

且复举一觞,冥然聊自娱。

形式: 古风

铁笛行赠丁云屋

斗牛之墟有伏龙,宝气夜起天为虹。

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卧吟秋风。

忽羞珠宫薄且阙,返形化作红炉雪。

背负七星雷吐舌,五色石堕天惊裂。

何人携此过武亭,真仙东游弭节听。

知音千载空翠屏,猿啼鬼哭烟冥冥。

华表云深鹤一只,渺渺孤吟空八极。

左呼庐阜老仙客,右呼西风古禅伯。

江上暮云寒萧萧,梅花未动飘叶凋。

红尾凤凰飞翠霄,好去瑶台吹玉箫。

形式: 古风

陪外舅谨斋洎雅山准轩三吴先生游西园摘新茶汲泉煮之香味殊胜焙者

云根得奇草,金芽撷芳鲜。

石鼎生古澜,松风语寒烟。

虽微龙凤制,而得雨露全。

玉尘飞素涛,信美非其天。

临风勿浪啜,侑以离骚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