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赞(其二)

放布袋而立,携布袋而去。

他日下生来,别道一转语。补处之尊,弄真像假。

抛却内宫,来使奉化。

回观时髑髅眼睛沥未尽,紧靠处布袋骨董放不下。

放得下,未必遭人强描画。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布袋赞(其二)》,以布袋为象征,寓言深刻。诗人通过描述放下布袋的动作和心境,表达了对佛教修行中"空"与"无我"理念的体悟。

"放布袋而立,携布袋而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舍弃世俗牵挂,超脱物欲的过程。"他日下生来,别道一转语",暗示修行者即使轮回再生,也要保持智慧的洞察,传达出佛法的智慧和超越生死的观念。

"补处之尊,弄真像假",揭示了世间万物真假难辨的本质,强调修行者要明辨是非,不被表象所迷惑。"抛却内宫,来使奉化",进一步表达了放弃自我,顺应自然法则的精神。

"回观时髑髅眼睛沥未尽,紧靠处布袋骨董放不下",通过骷髅的形象,警示世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布袋骨董难以放下,象征着内心的执着。"放得下,未必遭人强描画",则表达了只有真正放下,才能避免外界的纷扰和束缚。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实践佛法的智慧。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布袋赞(其一)

儱侗十围腹,婆娑三尺躯。

折拄杖搅无边香水海,破布囊贮百亿须弥卢。

等个人㗭哩㗭哩,觅文钱苏噜苏噜。

天上无,地下无,四明山色开画图。

形式:

布袋赞

矬而肥,肥而痴。肩驼背负,或徐或驰。

回头处,微笑时,此意明明说向谁。

形式: 押[支]韵

自在观音赞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形式:

行者德山改名德止

吾宗一德山,天下同仰企。

寥寥数百年,清风来未已。

汝名今与同,初非犯其讳。

人前一呼唤,不觉耸众耳。

易以艮为山,辞以艮为止。

宜将止易山,只移一画子。

吾当尊前贤,不得不如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