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伏蒙宫师相公杜寄示新居诗斋沐捧读不胜铭叹某谨成拙诗一章上纪盛德粗伸谢意

年至即还政,贤哉近古稀。

明哲冠四辅,谋猷翊万微。

名遂身乃退,意确天弗违。

奇节焕青简,遗法在黄扉。

仁里开新第,德宇翔采翚。

宴宅俭有制,丘墙高可依。

雅言重金鼎,清音繁玉徽。

一览近观徼,三复终研几。

私橐永缄秘,蔀室增光辉。

信矣贤人业,发于君子机。

孤生怀绛帐,引颈咏缁衣。

圣神方图任,日冀东山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此诗颂扬了某位宫师相公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描绘其新居之雅致与主人的风范。文彦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这位贤者的深深敬仰与赞美。

诗中首先赞扬了宫师相公年届高龄仍能适时归隐,体现了其明智与淡泊名利的品质。接着,诗人通过“明哲冠四辅,谋猷翊万微”两句,高度评价了其在朝中的智慧与贡献,不仅在政治上引领四方,更是在国家大事上提供深远的谋略与指导。

“名遂身乃退,意确天弗违”则进一步阐述了宫师相公的高尚情操与坚定意志,即使功成名就,也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退隐,不为外物所动,这正是对天道的深刻理解与遵循。

“奇节焕青简,遗法在黄扉”表明了宫师相公的非凡节操与留下的宝贵遗产,他的事迹与智慧将被历史铭记,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宫师相公新居的景象,从“仁里开新第,德宇翔采翚”可见其居住环境的和谐与尊贵,以及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宴席上的节俭与庄重,以及对礼仪的重视,都体现了主人的修养与风度。

“雅言重金鼎,清音繁玉徽”则进一步强调了宫师相公在文化与艺术方面的深厚造诣,其话语如金石般珍贵,音乐如同玉石般清亮,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与影响力。

最后,“一览近观徼,三复终研几”表达了诗人对宫师相公作品的深入研究与欣赏,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私橐永缄秘,蔀室增光辉”则暗示了宫师相公的智慧与品德不仅影响了个人,更照亮了周围的世界,使人们受益匪浅。

“信矣贤人业,发于君子机”总结了宫师相公的成就源自其内在的君子之心,是对道德与智慧的不懈追求。诗人以“孤生怀绛帐,引颈咏缁衣”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宫师相公的景仰之情,如同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追随。

“圣神方图任,日冀东山归”则寄托了诗人对宫师相公未来再次出山,为国家与人民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对贤者回归的期待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宫师相公高尚品德、卓越成就及新居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贤者的深切敬仰与赞美,同时也展现了文彦博本人对道德、智慧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刘伯寿秘监

君自山中来,熟见山中事。

我亦山中人,素怀归山志。

切望青牛车,细问归山计。

形式: 古风

题史馆兵部傅君草堂

羡君济上墅,胜概不可名。

泉石与松竹,声影交相清。

周墙数百堵,版筑皆亲营。

箕尾出南极,直对茅轩明。

陶庐自爱乐,蒋径堪逢迎。

但恐赤松子,到此难忘情。

拾却留侯伴,从吾林下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过燕川渡

燕川东北孔山西,借车直渡马头溪。

农樵引路津不迷,行行引上青云梯。

回头不视林木低,谷风冷冷山鸟啼。

岩隈泉甘土仍肥,昔人于斯卜幽栖。

春深芝朮生新荑,采芝茹朮希夷齐。

诸公共游不知疲,长吟吐气如虹蜺。

水演石上写此诗,手拭苍藓脚踏泥。

冒寒履险不惮辞,勉欲继踵前贤题。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寄题密州超然台

莒侯之燕处,层台逾十寻。

俯镇千乘国,前瞻九仙岑。

勿作西州意,姑为东武吟。

名教有静乐,纷华无动心。

凭高肆远目,怀往散冲襟。

琴觞兴不浅,风月情更深。

民被裤襦惠,境绝枹鼓音。

欲识超然意,鸰原赋掷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