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春雨不知止,新晴旋复阴。

霏溦散秋毫,虚檐水鸣琴。

琤瑽响疏窗,庭除有馀音。

跬步莫可纵,苍苔看侵淫。

县斋知几秋,中堂漏相寻。

涓涓溅人衣,黯黯乏胜襟。

发策漫如渍,明眸暗沈吟。

翛然薄云开,风声到园林。

坐觉筠筀芽,罗鞭粲修森。

巾车过坊市,沟渠涨江浔。

言归转通渠,举头见西岑。

峰青雾衔白,何堪送迎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绵绵,新晴后又复阴的景象,细腻地捕捉了雨滴在秋毫之末的细微变化,以及雨声如同琴音般清脆悦耳。诗人通过“虚檐水鸣琴”、“琤瑽响疏窗”等比喻,生动展现了雨声的美妙。接着,诗人描述了雨滴落在地面,苍苔逐渐被浸润的情景,以及在县斋中感受到的秋意和雨带来的压抑感。

诗中“涓涓溅人衣,黯黯乏胜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轻柔却持续不断,甚至溅湿衣物,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与沉重。接下来,“发策漫如渍,明眸暗沈吟”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面对连绵春雨时内心的沉思与忧郁。

转折点出现在“翛然薄云开,风声到园林”,诗人似乎从沉闷中解脱出来,感受到薄云散去后的清新空气和风声吹拂园林的愉悦。这一转折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情绪的转变,从压抑到豁然开朗。

最后,“坐觉筠筀芽,罗鞭粲修森”描绘了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筠筀(竹笋)破土而出,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巾车过坊市,沟渠涨江浔”则展示了雨后城市的变化,街道上行人稀少,沟渠积水,江面也因雨水而显得更加宽阔。

“言归转通渠,举头见西岑。峰青雾衔白,何堪送迎心。”诗人结束旅程,抬头望见远处的山峰,青色的山峰与白色的雾气交织在一起,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以及它对人心境的影响,富有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春江小雨

小雨春风里,澄江满涨痕。

沙平波渺渺,山远雾昏昏。

短棹烟尘细,浮云天地根。

将迎倦无已,羞目旧杯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春雨

春光不满百,雾雨六旬强。

眠蚕老脱壳,垄麦青已黄。

愁云密可厌,惨澹空沧茫。

铜盘旦日出,障彼天一方。

寒簇叹巧妇,麰蛾会飞虻。

丰隆况忱祠,离毕占是常。

庚午直及申,此意未遽央。

使客困羁役,行留两亡羊。

形式: 古风

雨中鹤唳

阴霭结愁思,秋霖政霪澍。

何天唳鸣鹤,嘹喨乌云路。

九皋声甚远,底处披冥雾。

定知君子化,不作乘轩污。

介虮六王师,栉沐方暴露。

刍挽苦不继,曷保金汤固。

涂泥困沦没,无计开樊笯。

伤古听华亭,吾心向谁布。

形式: 古风

读东坡和靖节诗

我读渊明诗,颇识诗外意。

坡公继逸响,个中有佳思。

取友百世上,古来独二士。

陶固泉石人,苏则廊庙器。

出处了无同,声名都自异。

往来不可作,矧复通姓字。

神交定忘形,饮食尚知味。

蕤宾中声律,片铁犹应类。

兹文在尼父,为复昌旦事。

今时道古语,莫作今世视。

以我思惟心,充彼刚大气。

芥子纳须弥,谁信略相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