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鹤唳

阴霭结愁思,秋霖政霪澍。

何天唳鸣鹤,嘹喨乌云路。

九皋声甚远,底处披冥雾。

定知君子化,不作乘轩污。

介虮六王师,栉沐方暴露。

刍挽苦不继,曷保金汤固。

涂泥困沦没,无计开樊笯。

伤古听华亭,吾心向谁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雨中鹤唳》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描绘雨中的鹤唳之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阴霭结愁思,秋霖政霪澍”,以阴沉的云层和连绵不断的秋雨开篇,营造出一种忧郁而沉重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愁绪所笼罩。接着,“何天唳鸣鹤,嘹喨乌云路”一句,鹤唳的声音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回荡,既突出了鹤的孤独与高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追求。

“九皋声甚远,底处披冥雾”进一步描绘了鹤唳声的遥远与穿透力,即使在浓雾之中也能清晰听见,象征着高尚品格的深远影响。紧接着,“定知君子化,不作乘轩污”表达了诗人对君子之德的赞美,认为真正的君子不会因外在环境的恶劣而改变其高洁品质,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玷污自己的人格。

后半部分“介虮六王师,栉沐方暴露”转而关注社会现实,以“虮”(虱子)比喻小人物,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接着,“刍挽苦不继,曷保金汤固”指出资源的匮乏使得人们的生活难以维持,强调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涂泥困沦没,无计开樊笯”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泥泞中挣扎,无法摆脱困境的现状,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最后,“伤古听华亭,吾心向谁布”以华亭鹤唳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读东坡和靖节诗

我读渊明诗,颇识诗外意。

坡公继逸响,个中有佳思。

取友百世上,古来独二士。

陶固泉石人,苏则廊庙器。

出处了无同,声名都自异。

往来不可作,矧复通姓字。

神交定忘形,饮食尚知味。

蕤宾中声律,片铁犹应类。

兹文在尼父,为复昌旦事。

今时道古语,莫作今世视。

以我思惟心,充彼刚大气。

芥子纳须弥,谁信略相似。

形式: 古风

欣木亭诗

寒威折青阳,云雨作朝暮。

槎牙粲新绿,寂历晴川树。

时至物皆春,岂在云间露。

之人止亭上,笑歌谁与晤。

眷此荣与华,我亦知嘉孺。

来游对溪山,识取亭中趣。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早起次叔瞻韵

日高政好眠,披衣意何已。

不得恋黄紬,弩头非所喜。

厌浥行露多,忘却佳山水。

有客爱閒居,被发吟早起。

神清到天元,静极照物始。

公乎尚何其,我亦偶然耳。

此事叵立谈,剥剥自鸣指。

动息无端环,生人定一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闻竞渡声

江头闹金钲,竞渡记时序。

欲吊大夫魂,正则知何许。

情缘古今隔,况是都无楚。

悲歌永为戏,拯溺凭谁语。

曰我旧家乡,湖上人如堵。

船战习成风,迎神尚投黍。

家居内忘物,废听何城阻。

风闻不贰事,借问为情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