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和靖节诗

我读渊明诗,颇识诗外意。

坡公继逸响,个中有佳思。

取友百世上,古来独二士。

陶固泉石人,苏则廊庙器。

出处了无同,声名都自异。

往来不可作,矧复通姓字。

神交定忘形,饮食尚知味。

蕤宾中声律,片铁犹应类。

兹文在尼父,为复昌旦事。

今时道古语,莫作今世视。

以我思惟心,充彼刚大气。

芥子纳须弥,谁信略相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名为《读东坡和靖节诗》。薛季宣通过对苏轼(东坡)与陶渊明(和靖节)诗歌的品读,表达了对两位诗人深刻理解与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阅读陶渊明的诗歌,能领悟到其作品背后深邃的意义。接着,薛季宣指出苏轼继承并发扬了陶渊明的风格,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他进一步将苏轼与陶渊明比作古代的两位知己,强调他们虽在出处上有所不同,但在名声与才华上各有千秋。

薛季宣认为,真正的友谊超越了世俗的交往,即使不常见面,心灵相通也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他以音乐中的“蕤宾”之声和一片铁的比喻,象征着诗人作品的深远影响。同时,薛季宣引用孔子的话,强调经典的价值,并告诫后人不应以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人。

最后,薛季宣以“芥子纳须弥”的比喻,表达出对古人智慧的赞叹,即小如芥子的空间里能容纳大如须弥山的宇宙,以此说明古人作品的博大精深。他鼓励读者以思考的心灵去感受古人的大气魄,相信这种精神力量是能够相互映照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位伟大诗人的作品,展现了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智慧的传承与弘扬。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欣木亭诗

寒威折青阳,云雨作朝暮。

槎牙粲新绿,寂历晴川树。

时至物皆春,岂在云间露。

之人止亭上,笑歌谁与晤。

眷此荣与华,我亦知嘉孺。

来游对溪山,识取亭中趣。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早起次叔瞻韵

日高政好眠,披衣意何已。

不得恋黄紬,弩头非所喜。

厌浥行露多,忘却佳山水。

有客爱閒居,被发吟早起。

神清到天元,静极照物始。

公乎尚何其,我亦偶然耳。

此事叵立谈,剥剥自鸣指。

动息无端环,生人定一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闻竞渡声

江头闹金钲,竞渡记时序。

欲吊大夫魂,正则知何许。

情缘古今隔,况是都无楚。

悲歌永为戏,拯溺凭谁语。

曰我旧家乡,湖上人如堵。

船战习成风,迎神尚投黍。

家居内忘物,废听何城阻。

风闻不贰事,借问为情绪。

形式: 古风

冬至和燠酴醾有华

我爱酴醾花,烂漫春归后。

熏为美人佩,韵胜青州酒。

溰漼落霜霰,摇曳攲风柳。

别来能几时,梦寐依三后。

一线长新阳,万木新凋朽。

佳期尚云远,盛意胡偏厚。

秀色笑江梅,游丝入窗牖。

遥知此粲者,为瑞朝中否。

银蟾待交映,天上彤云久。

金樽但高酌,身外闲愁剖。

休言桃李华,常旸又何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