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君景初

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

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

堂堂颍川士,察脉极渊薮。

珍丸起病瘠,鲙虫随泄呕。

挛足四五年,下针使之走。

一言傥不合,万金莫可诱。

又复能赋诗,往往吹琼玖。

卷纸誇速成,语怪若神授。

名声动京洛,踪迹晦莨莠。

相逢但长啸,遇饮辄掩口。

独醒竟何如,无乃寡俗偶。

顾非避世翁,疑是壁中叟。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个医生的高超医术和诗人的才华,通过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医生技艺的赞赏以及自己文艺追求的自信。

首先,诗人提到医生华佗的神奇医术,能够割开病人的内脏进行治疗,然后用神膏涂抹,使得病患迅速康复。这是对古代名医华佗技艺的一种颂扬。接着,诗人赞美堂堂有道之士(指陈君景)的医学造诣,能够深入探究脉象,诊断疾病,并用珍丸、针灸等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在表达对医术的钦佩之后,诗人转而谈及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诗中写道:“又复能赋诗,往往吹琼玖。”这是说诗人能够即兴创作出美妙绝伦的诗篇,如同神授一般。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显示了他对自己艺术成就的肯定。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名声在京洛之间广为传颂,但他却选择了退隐的生活,对于世俗纷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诗中“独醒竟何如,无乃寡俗偶”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保持独立自我的态度。而结尾处,“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则是希望这种高超的医术能够传承下去,为国家所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医学和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了他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赠宝觉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

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形式: 古风

赠彭器资

鄱水滔天竟东注,气泽所钟贤可慕。

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

中江秋浸两崖间,溯洄与我相往还。

我挹其清久未竭,复得纵观于波澜。

放言深入妙云海,示我仙圣本所寰。

楞伽我亦见彷佛,岁晚所悲行路难。

形式: 古风

赠曾子固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形式: 古风

戴不胜

昔在宋王所,皆非薛居州。

区区一不胜,辛苦亦何求。

怀禄讵有耻,知命乃无忧。

此士自可怜,能复识此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