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残年》由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描绘了诗人面对晚年时光的复杂心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草草共残年”,以“草草”二字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匆忙与无常感。接着,“何人慰眼前”,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在这样的时刻,无人能给予心灵慰藉的孤独与凄凉。
“忧生心悄悄,哀死泪涓涓。”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悄悄”的忧心和“涓涓”的泪水,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忧心于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哀叹于生死的无常与不可逆转。
“情郁多朝饮,神销邮夜眠。”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白天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郁结;夜晚则难以入眠,思绪万千,神魂俱消。这一细节揭示了诗人面对生命晚期时的逃避与挣扎,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无法轻易摆脱。
最后,“向来行乐处,回首竟茫然。”诗人回顾往昔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只剩下茫然与失落。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力感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深刻反映了诗人面对晚年生活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叶太叔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残年》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也蕴含着普遍的人性关怀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