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忠庙

翠华西幸拥戈兵,突兀睢阳守汉旌。

信有刚肠支百战,不将枵腹弃孤城。

涛声似写江淮恨,庙貌真悬旅客情。

倚剑为君歌易水,萧萧风雨海门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双忠庙》由明代诗人罗奕佐所作,通过描绘双忠庙的景象与氛围,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翠华西幸拥戈兵”,以“翠华”象征帝王出行的仪仗,暗示了古代帝王巡幸的情景,而“西幸”则表明了行进的方向。接着“拥戈兵”三字,点明了随行的军队,营造出一种壮阔的军事场面。

“突兀睢阳守汉旌”一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上的睢阳之战,这里的“汉旌”代表的是坚守阵地的汉军旗帜,而“突兀”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与紧张气氛。

“信有刚肠支百战,不将枵腹弃孤城”两句,是对守城将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这里“刚肠”形容其坚定的意志,“百战”强调了战斗的艰苦,“枵腹”则指饥饿的状态,但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誓死守卫孤城,展现了崇高的牺牲精神和忠诚品质。

“涛声似写江淮恨,庙貌真悬旅客情”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涛声与庙宇中的景象,寄托了对历史事件的深沉思考与情感共鸣。涛声仿佛在诉说着江淮地区的悲愤与哀伤,庙貌则悬挂着旅人对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

最后,“倚剑为君歌易水,萧萧风雨海门生”两句,以易水送别典故,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缅怀。倚剑而歌,意味着在英雄面前的慷慨激昂,而“萧萧风雨海门生”则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壮美的画面,暗示了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事迹将永远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忠庙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9)

罗奕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相祠

汴杭回首事成空,野庙萧条榛棘中。

不为翠华勤一旅,可留丹史照孤忠。

杯倾立马精灵在,魂逐啼鹃血泪红。

只有五坡遗旧恨,年年秋树隐悲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立秋日抵家

杨柳新舒帝里过,梧桐初下返烟萝。

堪娱老大加餐健,犹喜儿童识字多。

燕垒经秋还傍主,柴门依旧亦张罗。

黄金白发休相问,箕踞风前但啸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初赴公车亲友子弟饯送江上

汉帝徵贤日,长卿入洛年。

祇应乘遘会,非敢薄云烟。

万里辞亲苦,连枝恋弟偏。

稚儿犹解别,诸友亦相牵。

送送临江浦,迢迢望斗边。

风尘双剑里,云树一杯前。

兔影分行帐,鸡鸣理去船。

寒灯投夜宿,孤桨入云穿。

旅食凭兄在,长途仗仆怜。

过邦非土俗,度岭异山川。

腊去年应改,舟移月几圆。

微名如可就,重聚小阳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飞来寺

延祚东移不复还,诸天祇在翠微间。

冥冥倒日鼋鼍窟,曲曲穿云虎豹关。

别院回廊深白昼,一尊流水注红颜。

登台月上歌钟满,谁念长吟未出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