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宿义兴寺

遥夜宿东林,虫声阶草深。

高风初落叶,多雨未归心。

家国身犹负,星霜鬓已侵。

沧洲纵不去,何处有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漫长的夜晚,我寄宿在东林寺中,虫鸣声回荡在寂静的阶前草丛。
秋风初起,树叶飘落,连绵的雨水让我无法回家的心情更加沉重。
家国的责任依然压在我身上,岁月如星霜般无情地侵蚀了我的鬓发。
即使不能离开这偏远之地,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思呢?

注释

遥夜:漫长的夜晚。
宿:住宿。
东林:东林寺。
虫声:虫鸣声。
阶草:台阶上的草丛。
高风:秋风。
落叶:飘落的树叶。
多雨:连绵的雨水。
归心:回家的心情。
家国:家庭和国家。
身犹负:责任依然在身。
星霜:岁月如星霜。
鬓已侵:鬓发被岁月侵蚀。
沧洲:偏远之地。
去:离开。
知音:理解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宿东林,耳边是虫鸣声和阶上草深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高风初落叶”表达了秋天的到来,而“多雨未归心”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国的牵挂与思念。"家国身犹负,星霜鬓已侵"一句,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肩负着国家和家庭的重担,同时也流露出了岁月在脸颊上留下的痕迹。

最后两句“沧洲纵不去,何处有知音”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诗人虽身处东林,但内心渴望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个性。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宣城逢张二南史

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

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屏居盩厔

百年心不料,一卷日相知。

乘兴偏难改,忧家是强为。

县城寒寂寞,峰树远参差。

自笑无谋者,秪应道在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即事

邻里朝光遍,披衣夜醉醒。

庖厨非旧火,林木发新青。

接果移天性,疏泉逐地形。

清明来几日,戴胜已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春日即事二首(其一)

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

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

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

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