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蹊一色轻明玉,遮尽青青印屐苔。
元夕不知今日是,春愁政用此时来。
年华鼎鼎双蓬鬓,身世悠悠一酒杯。
好事断无人问字,竹门隔坞不须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冬景图画,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春愁。开篇两句"山蹊一色轻明玉,遮尽青青印屐苔",运用“山蹊”和“轻明玉”的意象,把读者带入一个白雪覆盖、清幽宁静的山谷之中。"元夕不知今日是",这里的"元夕"指的是除夕,年关将至,而诗人却不觉今朝已是旧岁末日,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感和淡漠。
接着"春愁政用此时来",诗人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这些情愁似乎随着冬雪的轻拂而生。这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有所期待,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中间两句"年华鼎鼎双蓬鬓,身世悠悠一酒杯",通过"年华鼎鼎"和"身世悠悠"的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与个人生命轨迹的感慨。诗人用“双蓬鬓”形容白发如霜,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而"一酒杯"则是诗人面对生活、历史长河时所持的一种态度。
最后两句"好事断无人问字,竹门隔坞不须开",诗人感叹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无人理解和询问,而自己也没有必要将这些心境展露给外界。"竹门隔坞"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不须开"则表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自有其守护,不愿也不屑与世俗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时光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坎止流行一任他,年华其奈老夫何。
贫知醉有回天日,早得閒为却日戈。
野烧青归烟髣髴,溪痕晴涨雪坡陀。
屠苏只对梅花饮,茅屋竹篱春意多。
钓寂耕閒老病身,何堪附翼与攀鳞。
山中是处有诗思,天上自来无故人。
岁事共知双鬓雪,梅花又过一年春。
晴妍已有溪村兴,牛下柴车或可巾。
那得工夫作往还,一犁取日破荒湾。
春今又绿山中草,酒不能朱镜里颜。
六十只馀三岁在,百年亦是霎时间。
村村雨色冥濛外,已觉天公露一斑。
云泥隔断拜年人,天自怜予老病身。
荠菜共挑元日雨,梅花未放去年春。
风烟不尽惟吾老,造化无他只此仁。
小试园林栽接手,山中亦是一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