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白公诗(其一)

不得起厌心,厌便住不得。

不得作恋想,恋即去不适。

厌生憎疾业,对面为怨贼。

恋结贪著因,转脚落沈惑。

上士体自然,知慧金刚力。

中人勤埽除,补阙塞瑕隙。

行莫到门返,饥莫看人食。

欲验齐死生,且觑居官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人生中的两种极端态度——厌世与恋世,并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上士”、“中人”和“下士”的不同行为,表达了对人生智慧和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

首先,“不得起厌心,厌便住不得”,指出厌世者虽能暂时逃避世俗的烦恼,但这种逃避并非长久之计,反而可能陷入更深的精神困境。“不得作恋想,恋即去不适”,则告诫恋世者,过分沉溺于物质享受或情感依赖,会导致心灵的束缚和痛苦。

接着,“厌生憎疾业,对面为怨贼”,描绘了厌世者因无法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而滋生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如同敌人般伤害自己。“恋结贪著因,转脚落沈惑”,则揭示了恋世者因贪恋物质或情感而陷入的迷惑与困境。

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智者(“上士”)能够体悟生命的自然规律,依靠智慧的力量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中人勤埽除,补阙塞瑕隙”,意味着普通人应通过勤奋努力,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弥补不足之处。

最后,“行莫到门返,饥莫看人食”,是诗人对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时的劝告,提醒人们避免过度关注他人的生活状态,以免滋生嫉妒或不满。“欲验齐死生,且觑居官职”,则鼓励人们超越生死的观念,将注意力放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上,珍惜每一刻,不被外在的得失所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厌世与恋世两种态度的辩证分析,以及对智慧与自我修养的倡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效白公诗(其二)

默坐念逝者,身存至头白。

起行观病者,身健有馀力。

出门视劳者,身閒免事役。

入乡阅贫者,身足饱衣食。

寓形天地间,幸已不失职。

奈何不自休,汲汲复戚戚。

大鹏弥九区,转动恐逼窄。

鹪鹩巢一枝,随意翻羽翼。

驰光无停留,驷马方过隙。

君看北邙山,贵贱一真宅。

形式: 古风

效韦苏州古调诗

于人无旧新,相见常为欢。

本不作崖岸,中亦非断刓。

宾僚自了事,县邑无旷官。

岂惟竞勉力,退亦绝閒言。

观者以为稀,不自知其然。

吾闻西方说,夙世常有缘。

将此会中人,厚德无雠怨。

文人讳异术,且以儒事论。

孔圣不可及,孟氏固所尊。

轲云创业易,成功则在天。

乃知古今士,无有能与贤。

达人同众人,不肯妄自专。

形式: 古风

古意(其一)

牛刀割雏鸡,未足为深耻。

奈何狐父戈,资以斸牛矢。

鲁人称家丘,会计当而已。

郢匠不挥斤,其质久已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意(其二)

秉心若松柏,洁志如雪霜。

松柏摧为薪,雪霜晞春阳。

乃知丈夫勇,万物无以方。

赐兮不受命,枨也安得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