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其一)

牛刀割雏鸡,未足为深耻。

奈何狐父戈,资以斸牛矢。

鲁人称家丘,会计当而已。

郢匠不挥斤,其质久已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社会中某些人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和讽刺。

首句“牛刀割雏鸡,未足为深耻”,以“牛刀”比喻大权在握之人,而“雏鸡”则象征弱小无辜者。使用“割”字形象地描绘了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但这种行为并未被视为严重的罪行,暗示了社会道德标准的缺失。

接着,“奈何狐父戈,资以斸牛矢”一句,进一步将讽刺的矛头指向那些利用权力和地位,对他人进行伤害的人。这里“狐父戈”可能暗指狡猾且善于利用手段的人,“斸牛矢”则是比喻他们利用资源或权力去伤害他人,如同用斧头砍倒牛粪一样,看似随意却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鲁人称家丘,会计当而已”这一句,通过引用《论语》中的典故,强调了在鲁国,人们对于财富和利益的追求往往只关注表面的计算和得失,缺乏对道德和正义的考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偏颇,人们过于注重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最后,“郢匠不挥斤,其质久已死”一句,以“郢匠”比喻技艺高超的工匠,而“挥斤”则是挥动斧头的动作。这里的“郢匠”不挥动斧头,意味着他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即失去了创造和改变事物的力量。这不仅是对郢匠个人状态的描述,也隐喻了社会整体因道德沦丧、正义缺失而导致的无力感和衰败。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描绘和比喻,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权力滥用、道德沦丧、价值取向的偏差等,并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批判和反思。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其二)

秉心若松柏,洁志如雪霜。

松柏摧为薪,雪霜晞春阳。

乃知丈夫勇,万物无以方。

赐兮不受命,枨也安得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其一)

重生世所同,徇利良独愚。

嗟彼纬萧子,安事千金珠。

沈身九重渊,脱死骊龙胡。

得失觉寐间,危哉悲矣夫。

九方焉知祥,梱也终奚如。

虽同国君仓,乃在渠公衢。

馁也命使然,颜原亦多娱。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二)

荆山有奇璞,贵乃和氏俦。

连城讵云多,一视以为优。

携挈向都市,光彩倾天球。

虽无指瑕累,顾得千金售。

惊诧遽自反,闭匿成千秋。

岂忘待时意,欲往仍迟留。

凡目陋至宝,后生异前修。

苍蝇矧多变,珉石仍先收。

万一人我欺,永为神物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诗(其三)

樊迟请学稼,尼父已深愠。

安知连城守,榷酤殿最问。

周公无彝酒,用是垂大训。

愿得烹弘羊,耕织始安分。

形式: 古风 押[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