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节天意为人二吟(其二)

鸟兽不可与同群,人道无亏方是人。

已分工夫须尽我,学中本领在明伦。

川云意思乾坤外,杯酒襟怀天地春。

识得眼前真道理,世间何事切吾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人不能与鸟兽为伍,只有遵循人的道德才算是真正的人。
既然已经分担了责任,就要全力以赴,学习中的真才实学在于理解和遵循社会伦理。
心胸如天地广阔的云彩,饮酒时的胸怀也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只要明白眼前的真实道理,世上任何事情都与我息息相关。

注释

鸟兽:比喻非人类的动物。
人道:人的道德或行为准则。
无亏:没有欠缺,完全符合。
方:才。
工夫:指时间、精力。
尽我:竭尽全力。
学中本领:学习中的技能和知识。
明伦:明白并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川云:形容心胸开阔如天地间的云彩。
襟怀:胸怀,情感。
天地春:象征着宽广和温暖。
真道理:真实而深刻的道理。
切:紧切相关。
吾身:自身,我。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强调。开篇即指出“鸟兽不可与同群”,强调人类应当有别于禽兽的行为规范,这是中华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紧接着,“人道无亏方是人”进一步阐述了做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和原则,即不违背人伦之道。"已分工夫须尽我,学中本领在明伦"则是对个人责任和职业操守的强调,每个人都应当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所长,明了天下之大伦,以达到个人的道德修养。

而“川云意思乾坤外,杯酒襟怀天地春”一句,则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这里的“川云意思”,指的是超越物象的意境和精神追求,而“杯酒襟怀天地春”则是表达了诗人在饮酒时所怀抱的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天地万物生长昌盛之情感的寄托。

最后,“识得眼前真道理,世间何事切吾身”一句,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领悟和自我反思。这里所谓“眼前真道理”,是指那种超越表象、直接触及生命本质的真实感知。而“世间何事切吾身”,则是在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应当与这种真实感知相符合,切实关涉到自己的生命轨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修为与社会责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和清江韩伯善(其三)

文章于道未为尊,求道须教造大醇。

理学一门要精密,时文大病在尖新。

高谈天下经纶易,谁疗目前饥馑因。

拚却挂冠高蹈去,孰云林下果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清江韩伯善(其二)

世间利欲久胥沦,才有诗书不是贫。

三极经纶须是学,一毫愧怍便非人。

充之家国而天下,穷则江湖一钓纶。

寄语黄州王学士,不妨借我华阳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清江韩伯善(其一)

厥初是理与俱生,一点灵扃透处明。

谁肯枉身徇时好,从来造物忌文名。

雌黄一任傍人说,暴白只依天理行。

输与老农无个事,夕阳黄犊带烟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韩御史题滕王阁韵(其二)

喜瞻御史又来临,感慨登高此兴深。

许大乾坤付杯酒,几多景物入孤吟。

惭无王勃诗家数,赖有韩公记古今。

休讶江东暮云隔,相逢萍水两知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