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秋兴六首(其一)

苌楚阿娜枝自摇,荒山无树著凌霄。

惊风尽日吹骡铎,积雨连旬覆燕巢。

此地旧馀边塞月,归心遥望海东潮。

江南信美哀吾土,虚为羁旅赋大招。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平谷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地域特色。首句“苌楚阿娜枝自摇”以“苌楚”(即羊桃)的摇曳生姿,生动展现了秋天植物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并未因季节更替而消减。接着,“荒山无树著凌霄”一句,通过对比荒山与凌霄花的生长状态,突出了自然环境的辽阔与壮丽。

“惊风尽日吹骡铎,积雨连旬覆燕巢”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气候特点,狂风与连绵细雨交替出现,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营造了一种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此地旧馀边塞月,归心遥望海东潮”两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既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又暗含了对历史的追忆。这里的“边塞月”和“海东潮”既是实写,也是象征,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最后,“江南信美哀吾土,虚为羁旅赋大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诗人虽身处他乡,却始终不忘对江南故土的怀念,这种情感在“羁旅”与“大招”这两个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招”原为屈原的作品,此处借指召唤故乡之魂,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故土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谷秋兴六首(其二)

画角呜咽闭禁城,不堪垂泪更分明。

未成报国惭儒术,宛是还乡听鼓声。

一月照人愁欲绝,百年多难若为情。

未知忧患犹多少,羡尔厨头老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平谷秋兴六首(其三)

零落栖迟不自由,山城风雨晚登楼。

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

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

閒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谷秋兴六首(其四)

风物殊乡见亦稀,残荷疏柳水深围。

王官行李愁弹铗,阿谷闺人故浣衣。

荒戍草深秋渐老,故侯瓜熟客忘归。

侧身南望还零涕,晏岁从谁赋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平谷秋兴六首(其五)

忧郁无聊暂息机,吾庐栗里是耶非。

环溪村舍栽乌桕,落日牛羊下翠微。

薄月依云天若梦,百虫啼雨叶低飞。

上陵满目茫茫感,惆怅王孙何处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